巴寨“朝水节”是甘肃省舟曲县和迭部县交界地带藏族群众的传统节庆活动,每年农历五月初四至初五在舟曲县巴藏乡巴寨沟举办。
巴寨沟是舟曲县重要的旅游风景区之一,其中有香拉、聪迪、冰阁、巴兹、杭尕、噶布、阿阳婆、虼蚤屏八个藏族村寨,又称“八寨沟”。八寨沟是高山峡谷地貌,藏奇纳险,一山有四季,十里不同天,原始森林茂密,飞瀑流泉遍布,草甸广袤连天,石林湖泊辉映,鸟兽与人们和睦相处,垂直分布着种类繁多的亚热带至冷湿带动植物种群,堪称“人间香巴拉”。每年端午节,舟曲县和迭部、岷县等周边县群众自发地汇聚八寨沟“昂让”雪山,举行规模盛大的“朝水”活动。
“朝水节”的起源有一个美丽的传说。相传很久很久以前,八寨沟瘟疫横行,民不聊生。天宫美丽善良的司医仙子怜悯众生,偷偷下凡驱走瘟疫,呼唤春风甘露给人们治好了毒疮、肿瘤等百病,人们过上了人幸福快乐的生活。山中有个邪恶的狐精觊觎仙子的美貌,趁仙子给病鹿治伤的时机将她击昏掠走。正在山中打柴的藏族小伙子巴卡奋勇追击,与狐精殊死搏斗,终于用宝刀砍死妖狐,救了仙子,自己却被狐精的毒血冲瞎了双眼。仙子苏醒后打开宝扇,从扇子里看到了巴卡与狐精舍命搏斗救自己的情形。仙子十分感动,用宝扇载着昏迷的巴卡进入自己住宿的“昂让”雪山洞府。仙子挥洒甘露,伏身舔润巴卡的双眼,终于治好了巴卡的眼睛。他们患难与共,相爱并结婚生子,共同抵御着百姓的灾难。王母娘娘知道了司医仙子违反“天条”私自下凡并与凡人成婚的事,驾云亲临八寨沟,施雷电击死了孩子,并封死了他们居住的山洞。这一天正是农历五月初五,当地百姓悲痛欲绝,全部赶到仙洞所在的“昂让”雪山绝壁下,绝食三天,煨桑奠酒,表达哀思。以后每年五月初五,当地百姓都来仙子和巴卡殉难的地方祭奠,并颂扬传唱他们的功德。精诚所至,金石为开。不知过了多少年,也是在五月初五,正在“昂让”雪山祭祀的群众忽然听到被封堵的山洞里传出阵阵金石撞击之声,石壁裂开了一个碗口大的洞,洞口长出一颗翠柏,一股清流喷涌而出,悬崖下布满了水幕、水线、水网。正在下面祭祀的群众欢呼雀跃,纵身迎接。奇迹发生了!折磨乡亲们多年的眼疾、脓肿、腹痛、皮肤病、腰酸背痛不一会儿痊愈,大家个个神清气爽、精神抖擞。原来司医仙子化身药泉仙水,帮助百姓继续医治百病、赐福降祥。巴卡化身为洞口的翠柏,日夜守护着药泉仙水。从此以后,四面八方的群众都在农历五月初五到八寨沟昂让雪山下举行“朝水”活动,沐浴、取水,治疗疾病,祈祷吉祥。
每年五月初五这天,巴寨沟的百姓们早早起来,穿上节日盛装,山寨里充满了节日的喜气。人们扶老携幼,成群结队穿山越涧,过密林、走竹径,一路高歌,攀登到昂让山万丈悬崖下。悬崖下千年寒冰形貌峥嵘,苍松翠柏随飞瀑摇曳,水雾弥漫,烟云缭绕。高僧和长者煨桑、诵经、祭祀、祈祷,大家高声齐呼,鸣枪放炮。人们不畏寒冷,围着“曲沙”飞泉跳舞唱歌,诉说心中的祈愿,穿行于瀑布中诵经、祈祷、沐浴、洗濯、畅饮、追逐、嬉戏、呼喊。“曲沙神水”也随呼喊声不断变幻,忽大忽小、忽远忽近,扬波起舞,与百姓同乐。悬崖下还有数十处小泉水,分别叫“聪明泉”、“吉祥泉”、“明目泉”、“健康泉”……游客们可根据各自的祝愿和疾病择泉而浴。据说端午节这天,“司医仙子”在“曲纱”圣水中撒有大量仙药,沐浴和饮用此水,能医治百病,净化身心,消灾避难。 “朝水”后,人们带着给亲友的“曲纱”圣水沿着林间小道下山,各路歌手一路相互敬酒,对歌献艺。回到村寨,热情美丽的藏族妇女们在场院手挽手肩并肩尽情地跳起“乐乐舞”,歌颂大自然、神灵和美好幸福的生活。男子们则由长者带领,持长矛大刀,在外围列队摆出威武的“龙阵”,吆喝跃进,模仿先祖们御敌战斗的情形,缅怀部族先辈不屈不挠自强不息的历史,尽情地展示着数千年生生不息的羌藏古风。夜幕降临后,藏寨举行篝火晚会,男女老少尽情的唱歌跳舞,饮酒吃肉,将节日的狂欢气氛再次推向高潮。
目前,这处集民俗节庆、宗教活动和山水游乐为一体的民俗文化愈来愈受到游客的青睐,成为365体育备用网站_365彩票下载1.0.0老版本_和365差不多的平台有哪些藏族自治州旅游资源开发的新亮点。舟曲县文化馆多年来采集、整理了大量 “巴寨朝水节” 的音像、文字资料和实物,并大力开展抢救性保护工作,确定了传承人,并成功申报为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保护工作成效显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