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作为纯牧业县的玛曲始终坚持以牧民增收为核心,认真落实各项强农惠农政策,不断加大资金投入力度,整合各类涉牧资金2.59亿元,重点投向牧村水、电、路等基础设施建设和扶持产业开发,在投资规模上占全县总投资的三分之一,有力推动了传统畜牧业向现代畜牧业转变,加快了牧村经济发展,使牧民持续增收。
基础设施不断完善。高度重视各乡镇场和驻村(寺)工作组排查上报的突出问题,把广大群众普遍关心的行路难、吃水难、用电难等问题列入建设计划,分解到了相关部门,全力维护群众的根本利益。投资493万元在尼玛镇、阿万仓乡、欧拉乡等13个牧民定居点实施供水入户工程,解决了1592户9000人的饮水困难问题;投资1680万元完成了木西合乡噶绕河、欧拉乡克琼河、阿万仓乡沃特沟的防洪治理工程;投资350万元完成了河曲马场、阿万仓乡电路改造。总投资3094.58万元,开工建设全长40公里的扎西滩至欧拉公路,已完成工程量1821万元,工程形象进度59%,路基工程基本完成。建制村通畅工程共计37.9公里,已完成路基工作,占计划的40%。
“农牧互补”引领发展。落实“一特四化”专项补助资金900万元,新增试点村7个,建成示范点15个,培育组建各类专业合作社28个,新建养殖小区3个、标准化暖棚930座、储草棚470座,提高了专业化生产和产业化经营水平。实施牲畜良种工程,阿孜科技示范园区被国家农业部授予“国家肉牛标准化养殖场”,选育优质种公牛300头,向各试点村配送种公畜911头;西科河羊场选育种公羊200只,繁殖母羊220只,后备母羊180只;河曲马场新选育一级种公马32匹,优质母马核心群204匹。成立赛马协会和藏獒协会,开工建设河曲藏獒保种选育及会展中心,《河曲藏獒文化及产业发展规划》、《河曲马文化及产业规划》通过省级评审,产业结构进一步优化,发展后劲明显增强。
扶贫开发济困脱贫。争取扶贫项目10个,资金1768万元,完成了2011年尼玛镇整乡推进和帐篷更新改造等项目的收尾工作。启动欧拉乡整乡推进项目、阿万仓乡连片开发项目,完成2012年整村推进项目6个。扶贫开发与联村联户行动相结合,组织全县2456名干部与贫困群众结成帮扶对子4373个,协调项目11项,落实帮扶资金500余万元,为群众办实事173件,捐款捐物95万元。同时,发放草原生态保护补助奖励资金1.6亿元、牧村小额担保贷款3500万元、妇女小额贴息贷款32万元、集体林管护补助资金132万元,支付牦牛藏羊死亡赔付金3199万元,受益群众达8095户4万余人,牧民人均纯收入同比增长571元,贫困人口下降了10%。
“牧业稳县”增效增收。新增乡级兽防站工作人员12名,配备村级防疫员286名,发放村级防疫员报酬115万元;调拨口蹄疫疫苗556万毫升,牛出败菌苗205万毫升,牲畜驱虫率达98%以上,免疫密度达100%,全年没有发生动物疫情现象。建立草原森林防火四级管护机制,新增护林员100人,落实经费360万元。今年入春以来紧急调运发放青干饲料17万捆,精饲料622吨,确保了牲畜安全度过春乏关。为确保牲畜安全越冬,积极筹措资金270万元采购玉米1000吨,充实了饲草料储备库。同时,向州兴发担保公司注入资金550万元,向玛曲县中小企业信用担保公司注入资金1100万元,成立玛曲县中小企业信用担保公司,为雪原、天玛、宏达、昌翔、雪域等五家畜产品加工企业落实牦牛、藏羊收购资金5000万元,提高最低收购标准(羊酮体每公斤42元,牛酮体每公斤40.8元),为确保企业开足马力生产提供了强有力的资金保障,提高了牲畜出栏率,畜牧业生产喜获丰收。全年各类牲畜存栏104万头(只、匹),总增28万头(只、匹),总增率达27%;牲畜出栏达28.6万头(只、匹),出栏率达27.5%;商品畜达27.8万头(只、匹),商品率达26.8%,实现牧业增加值3.68亿元,牧民人均收入达4854元,分别增长13.3%和13.8%。(李正安 李虹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