藏寨擎旗人——记迭部县尼傲乡巴藏村党支部书记阿贡
中国365体育备用网站_365彩票下载1.0.0老版本_和365差不多的平台有哪些网11月12日讯 从迭部县尼傲乡向北进入犍牛沟9公里,高耸的巴藏山迎面而来,沿着盘旋陡峻的水泥村道往上进行十余分钟,就到了海拔2500多米的巴藏村。村里简易山门上的对联十分醒目:“感谢党和政府关怀,逢山开路遇水架桥。”对联由巴藏村党支部书记阿贡自撰,语句虽不很对仗,却见其中挚情。近年来,巴藏村500多名乡亲在阿贡支书一般人的带领下,开路架桥,发展经济,使全村面貌发生了巨大变化。
“修通村巷道路,是我们的第二次解放”
因山高路陡,多少年来,祖祖辈辈的巴藏人进出村寨都需要穿林跨水,物品进出需要人背畜驮,往返需要两三个小时。山高坡陡、交通不便成为制约该村经济发展和生活改善的主要因素。
2005年阿贡担任支书后,把修通村道定为第一件大事。他带领两委班子成员积极争取项目资金,用项目建设带动全村经济发展,改善群众生产、生活条件。
道路开挖后,负责施工的挖掘机司机就成了阿贡家里的座上宾。阿贡给他讲乡亲们进村出山的困难事,司机被这个藏族汉子的真心为民的精神所打动,主动加班加量,在原有工程量的基础上拓宽路面。在乡亲们的投工投劳下,用了两个多月,全长6公里的通村道路正式修通,机动车第一次开到了乡亲们的家门口。“修通村巷道路,是我们的第二次解放”的标语矗立在村道旁,乡亲们在彻底告别人背畜驮历史的同时,也促进了各种特色农林牧产品的出山销售。
2011年上半年,阿贡一班人又多方筹措资金,建成了防洪护坡,进行了村道硬化,并实施人畜饮水工程,解决了群众吃水难的问题。
为保证道路畅通,阿贡想出了一套“大家走,大家养”的办法:他把村道划分成段,将养护责任承包到户,一般塌方由农户自己处理,严重塌方由全村进行维修。并规定不得砍伐村道两边的树木,砍伐一株,罚款500元,由责任农户补植10株林木。目前,护路、护林已成为全村人的共识。
山城迭部的第一家政服务公司
巴藏村属典型的农林牧综合经济模式,林区停采前,木材生产、加工,野生中药材采集是村民的主要经济来源。
为了带领群众拓宽增收渠道,头脑灵活的阿贡组织村里的青壮年劳力在迭部县成开办了第一家家政服务公司——“迭山家政服务公司”。公司的牌子刚挂出来,就有人放出了风凉话:“他折腾不了几天!”可阿贡就是不信这个邪,他带领一帮人从接零活、干家务做起,硬是干出了名堂,到2007年底,公司创收18万元。如今,公司由当初的12人发展到43人,其中一部分人还到领县去开拓市场大家都相信,“跟着阿贡书记干,迭山家政服务公司一定会办的更红火,我们的日子也会一天比一天红火。”
近年来,阿贡一班人依托地处高海拔地区、气候独特的条件,在种植青稞、蚕豆、洋芋等传统作物的同时,推广种植了旱地玉米、“陇薯三号”等高产、优质新品种,引导群众朝着规模化、产业化的生产方向迈进。在全国蒜价普遍上涨的形势下,阿贡带领全村种植优质紫皮大蒜12.5亩,并邀请县农业技术专家实地为群众现场讲解种植技术,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2011年初,巴藏村里家家养起了蕨蔴猪,当年出栏200头以上,实现经济效益达5万元。
老党员旦志说:“阿贡工作踏实,责任心强,文化程度高,把群众放在心里,是我们的好书记。”
“一个人没有知识,在为人处世、干事创业等方面就差人一截”
巴藏小学撤并前,是村里孩子们受教育的唯一基地,由于地处偏僻,多年来教师调动频繁。为了能留住教师,让村里的孩子们有受教育的机会和条件,阿贡平日里经常帮助老师解决生活困难,主动给他们送去生活用品,逢年过节还把老师请到家里做客。他还自掏腰包买来塑料管,动员群众挖掘了100多米水渠,为学校拉通了自来水。阿贡常说“一个人没有知识,在为人处世、干事创业等方面就差人一截。”深“知知识改变命运”的他为教育倾注了大量心血。
阿贡心里清楚,现在的家政公司靠的是技术含量不高的粗活来经营,要让更多的家乡人富起来,就得多培养技术工。阿贡组织大家学习装潢、电焊、玻璃暖棚制作、瓦工、木工、驾驶等技术,拓宽服务领域。村主任旦智九高兴地说:“过去务工人员的月工资在800元左右,现在能达到1300元了。”
“现在,我们成立了农村专业合作社,为群众提供致富信息,加强技术指导。今后,还要集中力量实施‘一村一品’
工程,还要努力发展生态旅游。村民们最好能搬迁到山下集中定居……”对于巴藏村未来的经济社会发展,阿贡书记思路清晰、信心十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