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项目带来大发展——2013年合作市重点项目和重点工作综述
2013年,合作市抢抓国家和省上扶持藏区发展的政策机遇,全心全意落实各类项目,凝心聚力推动各项基本建设,不遗余力地实施一大批关乎民生改善、社会事业发展、生态环境保护和基础设施建设方面的项目,重点工作不断得到创新,经济社会持续较快发展。全市固定资产投资突破50亿元,占到全州投资总量的四分之一。全年组织实施各类项目189项,年内竣工130项,在建59项,其中投资过亿元的项目9项、千万元以上的134项;争取各类项目10项,完成项目前期工作15项,争取落实国家、省级项目资金5.9亿元。全市完成大口径财政收入3.7亿元,增长39%;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1.45亿元,增长32%;
大项目聚集发展正能量
一个个重大项目开工建设,一个个项目建设工地热火朝天,一幢幢藏式风格浓郁的建筑让人流连忘返,一条条干净整洁的马路不断延伸,到处是喜迎州庆加快建设的热闹场面, 2013 年是合作市建设力度最大,发展变化最大的一年。一年来,合作市坚持把项目作为集聚生产要素、拉动投资增长、推动经济发展的平台和载体,认真贯彻落实省委、省政府“3341”项目工程和州委、州政府落实工程的具体要求,集中人力、物力、财力,统筹各类资源,进一步加快招商引资步伐,加强项目工作,推动项目建设。紧紧围绕基础设施、生态保护、公共服务、产业发展、民生工程等领域,充实完善项目库,精心筛选编制项目,做实做细前期工作,一些重大项目纳入省、州战略平台和扶持范围。2013年州庆献礼工程建设任务全面完成,“引洮济合”供水工程批复立项,城市道路、集中供热、格河生态综合治理等项目按期建成投用,“天然气入合”工程实现通气点火,东二路市场改造项目建设进度过半,高原旅游接待中心投入运营。交通电力网络建设步伐加快,临合高速、合冶二级公路等重大交通项目顺利推进,农网改造升级工程基本建成。招商引资成效显着,主动对接 “兰洽会”、“民企陇上行”等节会活动,新签约项目11项,总投资9.14亿元,当年新开工项目8项。
抓机遇城市面貌焕然一新
“太漂亮了,这座城市虽小,但干净、整洁,优美。一栋栋建筑新颖别致,这是一座既具有浓郁民族特色,又富有现代气息的城市,合作市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影响,我要介绍更多的朋友来这里旅游观光。”这是去年州庆期间来合作旅游的一名外地游客给合作市的评价。2013年,合作市以建设全国一流的民族特色城市、西北一流的绿色生态城市和省内一流的文明卫生城市为目标,借助建州60周年庆典为契机,突出城市特色化、生态化建设,在城市建设和管理、提升形象和品位上实现了新突破。编制完成了《合作市城东新区修建性详细规划》及4个村庄规划。累计投资6.5亿元,新建、改建城区道路18条,建成格河景观带及翻板坝工程,敷设供水、供气、弱电等管网37公里;全面完成城区民族特色化改造、南西北三个出入口和农牧村风貌整治工程,改造面积63万平方米、民居878户;大力推进 “五化”工程建设,新增绿地面积1万平方米,硬化巷道4万平方米,新建公厕19座,购置环卫车7辆,建设垃圾中转站1座,安装更换路灯642盏,亮化楼宇170栋。深入持久开展城市环境卫生集中整治活动,建立城区市容环境卫生承包管理机制,实施了电力、通讯架空管线入地工程,清理规范广告门牌匾和夜市摊点,有效解决了一批占道超门店经营、乱贴乱画、违章建筑等突出问题,城市服务功能和整体形象显着提升。
强基础“三农”工作有序推进
2013年3月,合作市那吾乡多河行政村更知地自然村18户群众联合成立了兴盛奶牛养殖农牧民专业合作社,发展奶牛240多头,年效益在80万元左右,群众的钱包鼓了,发展的劲头更足了,今年他们准备进一步扩大养殖规模。去年,合作市深入推进“128”现代农牧业发展计划,犏牛繁育、犏雌牛养殖产业带建设全面推进,草产业基地建设初具规模,投入资金6554万元,扶持发展专业养殖户2736户,新建养殖场(小区)5个,饲草料生产加工基地1处、牲畜暖棚275座,引进黄种公牛1400头、基础母畜2600头,新组建农牧民专业合作社149个,人工种草0.97万亩。年末各类牲畜总增率、出栏率、商品率分别达到33.3%、42.5%和41.6%。建成优质青稞高产示范田2万亩、良种繁育田0.1万亩,种植藏中药材0.2万亩。实现农牧业增加值1.78亿元,同比增长6.5%。扶贫开发明显加快,争取各类扶贫资金2523万元,实施整乡推进1个、整村推进8个,扶持无畜户286户,年内减少贫困人口0.4万人。农牧民人均纯收入达到4300元,增长16.2%;“双联”行动扎实推进,整合资金5283万元兴办各类实事354件(项),发放“双联”贷款2041户1亿元、强农惠农资金5156万元,平凉市及中海油、兰石集团落实对口支援帮扶资金1500万元。劳务经济稳步发展,培训农牧民1.2万人次,输转劳动力0.55万人次,实现劳务收入0.71亿元。
三管齐下生态环境持续改善
2013年6月25日晚,一只“原麝”出现在合作市坚木刻街道乳品厂车队家属院居民家中,在林业部门的帮助下成功放回大自然。近年来,合作市林业部门已放生羚羊、四不像等各种野生动物达数十头(只),这充分证明合作市的生态环境在进一步改善,野生动物的数量在不断增加,一些濒临灭绝的国家保护动物也逐渐出现在人们的视野中。过去的一年,合作市深入实施“生态立市”战略,大力推进城区生态修复与保护工程,投资2846万元完成面山造林绿化0.65万亩。365体育备用网站_365彩票下载1.0.0老版本_和365差不多的平台有哪些黄河重要水源补给生态功能区生态保护与建设、天然林资源保护、生态功能区转移支付等重点生态项目顺利实施,完成封山育林0.5万亩、退耕还林补植补造0.1万亩、综合治理草原鼠害20.7万亩。认真落实草原生态补奖政策,实施草原禁牧120万亩,草畜平衡135万亩,兑现补助资金3071万元。严格执行环境影响评价“三同时”制度,深入开展“整治违法排污企业、保障群众健康环保”行动,全面开展禁止销售使用塑料袋工作,单位生产总值能耗、节能减排完成年度控制目标。实施矿山地质环境保护和恢复治理工程,严格执行矿山地质环境保证金制度,矿产资源开发利用规范有序。365体育备用网站_365彩票下载1.0.0老版本_和365差不多的平台有哪些合作生态产业园区道路、桥梁、给排水、污水、供电、通讯等基础设施建设加快推进,6家入园企业项目进展顺利,累计完成投资5883万元。
特色产业优势不断凸显
2013年,合作市按照全州发展三个首位产业布局要求,加快调整和优化产业结构,培育特色优势产业,有力支撑了经济持续较快发展。积极扶持华羚、燎原、科瑞、晟羚等畜产品加工龙头企业发展,全年生产干酪素0.46万吨、奶粉0.16万吨、肉类0.46万吨,规模以上企业完成工业增加值3.4亿元。实施了当周草原、米拉日巴佛阁景区基础设施建设项目,建成市游客服务中心和森林公园至当周景区环线公路,当周草原国家生态旅游示范区创建通过国家评估验收。全年接待游客82.3万人次,增长25%;实现旅游综合收入4.05亿元,增长35%。大力发展藏式雕刻绘画、藏药研制加工和民族特需用品等民族文化产业,完成文化产业增加值3400万元,增长14%。加大早子沟、辰州矿业公司采选技术改造力度,全年生产黄金1650公斤。非公经济实现较快发展,全市私营企业达到517户,个体工商户达到4223户,完成增加值9.52亿元。
为民办实事提升群众幸福指数
去年11月16日,对家住合作市佐盖曼玛乡岗岔行政村上加门自然村的群众南卡塔来说是最难忘的一天。这一天他们家通上了方便干净的自来水,告别了长期吃水难的问题。这一年合作市解决了10000人的饮水安全问题。2013年,合作市坚持公共财政优先向民生事业倾斜,筹措资金2.6亿元,圆满完成了省州市承诺的41项民生实事。城市低保标准提高15%,农村低保年人均补助水平由1488元提高到1907元、五保供养标准由2400元提高到2600元,完善医疗救助、临时救助等社会救助制度,全年发放各类政策保障资金6315万元。实施积极的就业政策,招考安置大中专毕业生335名,发放创业小额担保贷款610万元,职业技能培训703人,实现新增就业1120人。城镇职工基本养老、医疗、失业、工伤、生育保险覆盖面不断扩大,发放城乡居民养老保险金545万元,为1729名城镇居民报销住院费902万元。开工建设保障性住房708套、入住1123套,发放租赁补贴106万元490户,改造农牧村危旧房1000户,易地扶贫搬迁安置242户1489人,新建乡镇干部职工周转房项目4项,建立村级综合服务中心29个。建成农牧村公路4条52公里,实施“一事一议”财政奖补项目24项。全市筹资2854万元,落实了科学发展观业绩考核奖,提高了干部职工休假补贴、乡村办公经费、村组干部报酬和老党员、离任干部生活补贴标准。
社会事业全面协调发展
“以前我们乡卫生院破旧不堪,办公用房只有200多平米,看病的群众少,2013年3月,新建1121平米的卫生院大楼投入使用,医院条件改善了,来看病的群众多了。”合作市卡加曼乡卫生院院长王胜平说。去年,合作市深入推进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新建乡卫生院4个、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2个,实施基层中藏医药服务能力提升工程,建立城乡“120”急救体系。新农合补助标准由人均280元提高到340元,全年为1.87万人补偿报销门诊、住院费1088万元,完成农牧民和中小学生“三病”普查1.4万人。巩固提高“两基”成果,加快实施教育教学质量管理提高三年行动计划,投入3673万元,完成学校、幼儿园续建项目4项,开工新建教育项目11项,新建校舍1.5万平方米,消除危旧校舍0.5万平方米。全市4375名中小学生及学前幼儿享受到了免费营养餐,教育“两免一补”、高中阶段免费教育政策全面落实。九年义务巩固率达到81.7%。积极创建国家级计划生育优质服务先进市,认真落实计划生育利益导向政策,人口自然增长率7.88‰。广泛开展群众性文体活动,市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建成使用。实施广播电视“村村通”1467户、“户户通”5372户,发放太阳能广播电视一体机1734套。大力推进国家“科技富民强县”专项行动计划,实施科技项目6项。
“旧岁已展千重锦,新年再进百尺竿。”我们相信,新的一年里,在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的指引下,合作市一定会在更高的起点上向着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阔步迈进。(韩延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