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是满目葱茏时
---临潭教育工作发展纪实
□ 张彩霞
2014年,临潭县坚持“把教育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决策,全力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以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为中心,以“管理、质量、稳定、发展”为工作思路,以“强化教育管理、提高教学质量”为核心,以党的十八大精神为指导,以办人民满意教育为宗旨,深入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教育基础设施建设成效显着,教育管理科学规范,教育质量逐步提高,教育事业稳步发展。
质量促进教育全面发展
普九”成果进一步巩固。义务教育学校通过均衡化试点和寄宿制建设,软件建设与硬件建设同步推进,学校管理与教育质量同步提升,2013-2014学年,临潭县小学入学率达到100%,初中入学率达100%,九年义务教育巩固率达到65%。高中教育成绩显着,高考上线率逐年提高,2014年全县有1310名学生考入各类高等院校,录取率达91.07%,其中本科院校(含三本院校)录取考生224名,录取率17.10%,专科(高职)院校录取969名,录取率73.97%。取得了恢复高考以来最佳成绩。
学前教育快速发展。目前,全县公办、民办幼儿园(含幼教点)达到15所,在园幼儿2600多名,学前三年入园率不断提高。组织在岗幼师参加专业培训、学习,同时对全县各类幼儿园进行了安全隐患排查和食品卫生等专项检查,幼教工作更趋规范,幼教质量进一步提高。
职业教育再上新台阶,在县职业中学新建网络机房、多媒体教室,添置各种培训资料和教学设施,建成了农牧村技术培训、职业技能鉴定等功能为一体的实习实训基地,满足了各专业实践和教学示范活动的需要。开展了农民实用技术和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职业技能培训,包括牛肉拉面师、砌筑工、焊工、宾馆服务与管理等专业。2014年共培训3808人次,职业技能鉴定6808人次。招收开放教育中长班学员8名,“三校生”26名,电大在籍学员797名,职业教育步入了发展的快车道。
投入确保教育均衡发展
基础设施不断改善,教育事业均衡发展。临潭县通过加大学校基础设施建设,配备教学设备,全县各学校办学条件逐步改善。协助省装备办完成了对210名学生的“状元学堂--科技助教”捐赠活动,为全县申请到了648台畅言智能语音教具,建成多媒体及交互式电子白板教室238个,计算机教室57间,建成校园网30个,78所学校接通了互联网。集中优质教育资源,将其推进到全县各级各类学校课堂教学中,实现优质教育资源共享,缩小了城乡教育差距,推进了教育事业均衡发展。
临潭县召开了2014年“同心·光彩教育扶贫基金”暨全县教育基金会资助奖励大会,表彰奖励了2013年高考取得优异成绩的8名学生和42名优秀教育工作者,发放奖励、资助资金11.1万元。对52名特困大学生,并继续资助2013年本科录取的50名特困大学生,每生按3000元的标准进行资助,发放资助资金30.6万元。对2010—2012年资助的66名特困大学生发放资助资金共计18万元.连续六年的奖励资助,对全县精神文明建设和经济社会发展产生了积极、深远的影响,其社会效益、尊师重教风尚逐渐显现。
多方面提高教师队伍素质,响应省厅倡导的“三区”人才支持计划,武威市、张掖市外派10名教师来临潭县支教,同时选派12名教师到乡镇学校支教,有效缓解了农村学校师资薄弱的问题。为提高高中教育正常发展,引进了18名高中紧缺学科教师,签约了2名农村学校教育硕士;选派校长、教师参加了“国培计划”远程培训项目或到外地培训学习415人次。
建议引导教育健康发展
工作作风切实转变,临潭县教育局以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为契机,扎实召开了领导班子专题民主生活会和党组织生活会。认真了听取基层教师和社会各界人士对教育工作的建议,共征求到各类原始意见建议922条,经梳理归类整理552条,围绕“四风”所提意见建议占总数的84%。深入开展了以树立“优良的校风、爱岗敬业的教风、勤奋上进的学风”为主题的“三风”建设年活动。健全完善了廉政教育制度,加强党风廉政教育和思想、作风、纪律教育,开展廉政谈话和廉政评议活动。
安全维稳常抓不懈,认真扎实开展了校园及周边治安综合治理工作,集中整治校园周边治安秩序和交通秩序,对学生进行法制安全教育,进行防火防震演练,排查清除学校安全隐患,增强了在校学生的安全意识和法制观念,建立健全了长效监管和防范工作体系。2014年校方责任保险工作完成138所学(区)校投保工作,投保人数计23040人,投保金额115200元,从2014年起受理、理赔学生出险案21件。
“教育是先锋职业,是民族兴旺的核心,教育强则国家强。站在历史长河中,我们责无旁贷,任重而道远!”谈及已有的成绩临潭县教育工作者们没有满足的笑容。他们说:教育是人类发展的根基所在,任重而道远,该做的事情还有很多很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