锦旗背后的故事
(一)
2014年 3 月 26 日,迭部县政府信访办公室来了两位农民工。他们手中捧着一面锦旗,“人民公仆”四个字闪闪发光,格外引人注目。
“信访办的干部帮我们要回了20万的拖欠工资,我们代表20多位工友来送锦旗。”两位农民工向信访办公室工作人员说。
他们寻找的“人民公仆”就是县政府信访办公室工作人员卢春梅。
2014年春节前,20多位农民工来到了信访办公室上访,他们在迭部县花园村附近一个工地上打工,临近年关,已经被老板拖欠了半年多工资依然没有着落。“快过年了还拿不到钱,实在没办法我们就来信访办公室试试看。”农民工王昭贵说。当时,接待他们的就是卢春梅。
耐心细致地了解情况后,卢春梅开始和工地包工头协商沟通。但是事情没有她想得那么简单。“包工头一直在推诿扯皮,今天这么说,明天又变卦。”卢春梅回忆道。面对这样的情况,她天天打电话,耐心的给包工头解释国家相关法律和政策,有时候人家不耐烦,卢春梅的电话就坚持不懈一个又一个地打。经过十多天的沟通协商,包工头终于补发了工资。这让已经对拿回工资不抱希望的王昭贵和工友们喜出望外。
让王昭贵感动不已的是,讨要工资期间,他和工友们没有地方住,也没钱吃饭。卢春梅了解情况后,自己沟通协商给他们解决了吃住问题。
为了表达对卢春梅的谢意,王昭贵和工友们商量后决定送一面锦旗。“我们都是外地人,没有什么好东西送她,就送她个锦旗表示我们心里的感激”。
今年37岁的卢春梅是电尕镇谢谢寺村人,在信访办工作已经10年了,日常工作中她认真负责,积极解决来访问题,“我们本来就是人民的公仆,这是本职工作嘛!”面对农民工们送来的锦旗,卢春梅有点不好意思,但是她的笑容无比舒心。
(二)
除了挂在信访办公室里的这面锦旗外,迭部县益民饭店里挂着的另一面锦旗背后也有一段让人动容的故事。
与信访办的锦旗不同,这面锦旗上的题字是“拾金不昧、品德高尚”八个金光闪闪的大字。益民饭店经理马进忠讲述了锦旗背后的故事。
去年的一天,益民饭店服务员代主草打扫卫生时在餐厅椅子发现了一个男士钱包,坐在这个位置上就餐的客人刚刚离去,代主草拿起钱包追了出去,但是外面车来车往,刚刚吃饭的客人早就消失在人来人往的大街。
按照益民餐厅的规定,服务员代主草把钱包交给了餐厅经理马进忠,那个沉甸甸的包,她没想到打开过。
等了三四天,都没有人来寻找这个钱包,吃饭的客人也不是本地熟客,无奈之下,马进忠打开了这个钱包,想寻找失主的联系方式。这一看,大家都被吓了一大跳——钱包里有现金3万多元,支票28万多,8张银行卡和一张身份证。“丢了这么多东西,失主肯定很着急。但是除了身份证,还是没找到联系方式。”马进忠和餐厅员工都很着急,想了各种办法多方打听,都没有找到身份证上显示的这位外地客人。有一天,马进忠突然想起钱包里的支票上写有路桥公司,就试着打通了路桥公司的电话去询问。功夫不负有心人,经过十几通电话的辗转之后,马进忠终于联系到了失主。
“那天我和朋友们喝了点酒,根本没想起来当时来这家餐厅吃饭时是带着包的,一直以为丢到了别处,一直在外面找。”失主说。“当时真是万分焦急,直到接到了益民饭店的电话,都真不敢相信我的钱包还能找回来!”钱包失而复得,放下一颗心的失主庆幸之余非常感激,想请益民饭店的全体员工吃饭,却被马进忠委婉拒绝了。
“诚信经营是我们的做生意的基本宗旨,在这里开饭店多少年了,你要讲究诚信,才能长久的做下去。”马进忠的想法很简单。
无奈之下,失主送来了一面锦旗,上面醒目地写着“拾金不昧、品德高尚 ”八个大字。马进忠他们把锦旗挂在了收银台的后面,提醒全体员工诚信经营。
一面小小的锦旗,承载了人民公仆恪尽职守的职业道德,
一面小小的锦旗,传递了个体企业诚实守信的经营理念。
在我们身边,时常有这样的小故事温情上演,在细微中传递着迭山儿女淳朴做人的本色。
( 杨 帆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