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心浇灌幸福花
——记夏河县人民医院妇产科主任道吉草
毛辉成
在夏河县人民医院里,有这样一位鲜活的被大家所熟知的人,她巾帼不让须眉,始终坚持“对待患者,不分地位高低,不分贫贱富贵”原则,把病人的生命安全放在第一位,所以她也被人们称之为“生命之花的呵护者”。这位家喻户晓的“白衣天使”年仅38岁,但她却默默无闻的带领妇产科医护人员真情服务于全县各族妇女同胞的健康、生育及计划生育等各项保健工作。她在平凡的岗位上,在普通的产房里,辛勤地工作,奉献着青春年华,书写着绚丽多彩的人生,成为夏河县医务工作者的表率和典范。她,就是夏河县人民医院妇产科主任——道吉草同志。
热爱本职工作 用全部身心投入医疗事业
1996年,道吉草同志从西北民族大学临床医学专业毕业后,于1997年8月分配到夏河县医院妇产科工作,2005年7月,她光荣的加入了中国共产党。她从普通医生到科室主任,工作兢兢业业,任劳任怨,无私奉献,时刻把病人当亲人,把同事当同胞,病人称她是“白衣天使”。她用实际行动赢得大家的信任和爱戴,她无愧于这个新时代的佼佼者,同事们和群众纷纷称赞她是一个扎根高原终无悔、满腔热血写春秋的人。
俗话说:“脏的多,累的多,哭哭闹闹妇产科”,妇产科医生的工作可算得上是高风险,快节奏,超负荷,不分昼夜地与血水、便臭打交道,但是强烈的事业心时刻激励着道吉草同志在平凡的岗位上作出不平凡的成绩。
从事医疗工作十七年,她几乎没有节假日,没有休息时间,病房就是家,病人就是亲人,她经常放弃节假日投入到火热的工作中。多年来,道吉草总是身先士卒,带头苦干,妇产科的大部分手术她都亲自做,脏活、累活经常抢着干。2006年4月,刚做妈妈的她,产假未满,只休息了42天,由于妇产科时有难产病人入住,她放心不下这些妇女和即将降生的婴儿,她全然不顾产后虚弱的身体,坚持回到了自己热爱的岗位上,她知道医院需要她,病人更需要她。就这样,她凭着对妇产科这个职业的炽爱和真诚,在日复一日、年复一年的平凡的工作岗位上践行着一名共产党员的神圣职责和实现着自己的人生价值。
道吉草同志经常说:“作为一名妇产科医生,就应该把一颗赤诚之心奉献给产妇和婴儿。”她是这样说的,更是这样做的。2009年1月25日,正值大年三十,道吉草和往年一样,主动承担起值班任务,下午做完一台手术后,她才拖着疲倦的身体回家和家人团聚,晚上家里人正在津津有味的收看中央电视台春节联欢晚会,然而道吉草同志却因劳累过度早早地进入了梦乡,新年的钟声刚刚敲过十分钟,急促的电话铃声惊醒了睡熟的道吉草,她知道又该做手术了,立即爬出热被窝赶到医院,马上和值班的医护人员为一位产妇做破腹产手术,当刚取出窒息的胎儿时,此时台上产妇以每分钟200余毫升的速度大出血,时刻都有生命危险,台下的新生婴儿也生命危在旦夕,危难时刻,道吉草果断地让助手给产妇止血,自己下台用口对口的方法进行人工呼吸,整整用了一分钟,新生儿终于大声啼哭了。此时道吉草同志的手上粘满了新生儿黑色的胎粪,可是她毫不在乎,擦了手后,换了一副新手术手套,又赶紧投入到抢救产妇的手术中,当医护人员把产妇和婴儿平安地送回病房时,她和大家心里悬着的一块石头才算落了地。
真情温暖妇女 用爱心滋润着每一位患者
真情关爱,病人第一,是道吉草医生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她始终把“病人第一”放在首位,从医德医风、爱岗敬业、技术要求以及作息制度等方面对科室工作人员进行了严格规定,通过制度将“想病人所想,急病人所急”的基本医德落实到工作的每个方面,体现在每个病人的身上。她以一个个生动的救治行动为患者排忧解难,她始终以优质的服务、精湛的医术、高尚的品德和崭新的姿态投入到妇产科工作中去,用一点一滴的情和爱温暖和鼓舞着妇女。记得有一位来自青海省海南州贵德县的名叫阿仁的藏族孕妇患者在怀孕不到七个月时,慕名来到夏河县医院生产,这个孕妇曾先后五次怀孕,但都在七个多月时早产,没有一个孩子存活,了解到这个情况后,道吉草医生详细询问了病史,认真做了各项检查,制订了周密的诊疗计划,经过妇产科全体医护人员精心治疗和耐心细致护理,阿仁终于顺利产下一个健康的女婴,看到患者夫妇充满感激的神情,她也露出了满意的微笑。
妇产科年收治病人从1997年的120余例增加到2013年的781例,业务收入由不足1万元递增到30多万元,期间共接收和救治产妇、病人共8000多例,其中,手术治疗病人近1000例。在工作上由上环、取环、引产等小手术到现今的妊高症处理、宫颈癌、妇科恶性肿瘤、输卵管吻合术的手术及新生儿复苏技术治疗,无不倾注着道吉草的心血和汗水,而为了患者,为了母婴,她牺牲了很多休息时间,她经常顾不上家,丈夫和孩子靠吃方便面充饥已是家常便饭,她认为欠家人的太多,她的这种舍小家而顾大家忘我工作的精神,充分体现了一名共产党员和医务工作者的高贵品质。
责任重于泰山 用医术呵护着每一个生命
道吉草医生深感自己肩上的责任重大,她始终怀着对病人的真情关爱,积极投身到这份神圣的使命当中,把手术台当做阵地,把病患者当做亲人,用心保护着每一个生命。她作为科主任率先争做先锋模范的带头人和践行者,她用自己的双手和爱心树立了先进典型。她不仅自己努力工作、刻苦学习,还带领科室年轻医务人员学习理论和临床经验,指导临床工作,手把手教大家“实战”技术,对她们进行业务培训,为了降低新生儿死亡率和伤残率,她带领和组织全体医护人员苦练新生儿复苏技术,使妇产科的每一位医护人员都掌握了这项技术,从而使该院妇产科成为全州第一个能够独立进行新生儿复苏技术的科室,得到了上级领导和专家们的好评。2009年5月,夏河县甘加乡仁艾村妇女吾去乎吉在作了结扎手术后,她6岁的儿子不幸因故去世,仅剩下一名3岁的女儿,由于今后需要劳力,在办理了再生育一名孩子的相关手续后,吾去乎吉请求道吉草为她做输卵管复通吻合手术,在道吉草医师主刀下,成功完成了手术,在术后4月就顺利怀孕,并在足月后产下1名健康男婴,使他们全家非常感激。但对她来说,自她于2003年在兰大一院学习输卵管吻合术后,象这种手术已做了100余例,成功受孕生育90余例,为这些结扎后失去孩子而绝望的家庭带去了再次生育的希望。正是有了像她这样的优秀医务工作者,才使夏河县医院妇产科远近闻名,各地慕名前来就医的患者不计其数。正因为有了像她们这样的业务骨干,才使很多患者得到及时救治,生命得到了挽救。
点燃希望之光 用真情谱写着一曲曲赞歌
妇产科工作是“三分治疗,七分护理”,护理工作更强调服务性。因此,道吉草医生作为科室主任,把如何为病人提供一流的服务,成为自己和科室医护人员毕生追求的目标。她要求医护人员坚持做到“五心具备”,即:对病人有同情心,治疗中有责任心,问病要细心,态度要热心,解释要耐心。她对每一位产妇产前进行心理护理,与病人谈心,消除其恐惧心理;产时进行医疗护理,吃喝拉撒服务俱全;产后进行身体恢复指导护理。每一个孕妇在分娩过程中都要有护士陪护在她们的床前为她们擦汗、端茶喂水,鼓励她们树立信心、打消对分娩的恐惧。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难产率上升,在分娩过程中产妇有很多并发症和合并症,很多分娩都直接危及到母子的生命安全,但是患者和家属对以上问题认识不够。为此,道吉草总是不厌其烦地进行着劝导解释工作,一方面做家属思想工作积极配合,另一方面采取科学措施和手段,保护每一个生命,赢得了患者和家属的赞誉。
道吉草医生用无悔的青春和热血,撑起了夏河各族妇女患者康复的脊梁,她和同事们用爱心点燃了希望之光,用患者的微笑和感激回报了她和医护人员的光辉业绩,用爱心和责任谱写了一曲曲豪迈的赞歌,妇产科这朵生命之花在千里草原和雪域高原上盛情开放、永不调谢、永远绚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