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夏河县坚持以“围绕一个目标、抢抓两大机遇、实施四大战略、取得六个集中突破、建成三个基地、建设三个夏河”的总体思路,抢抓政策机遇,强化工作措施,狠抓工作落实,全面推动全县经济社会发展迈上了新的台阶。
综合经济实力显着增强,固定资产投资大幅增长。全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14.5亿元,同比增长15.5%。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38.5亿元,同比增长55.3%。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4.6亿元,同比增长18%。工业增加值3.9亿元,同比增长22%。大口径财政收入1.5亿元,同比增长46.9%;财政总支出12亿元;农牧民人均纯收入4374元,同比增长18%;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5472元,同比增长16.5%。人口出生率为9.1‰。
坚持项目带动,推动全局,着力提高谋划项目、争取项目和落实项目的能力,年内组织实施重点建设项目76个,完成固定资产投资38.5亿元,同比增长55.3%,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增速位列全州第一。夏河机场建成通航,县城至阿木去乎二级公路建成通车,临合高速公路完成年度建设任务,夏同二级公路开工建设,国道213线改造工程全面完成,第一批农村公路通畅工程9条村道完成建设任务,通畅快捷的立体交通网络正在加快形成。狠抓州庆重点项目建设,拉卜楞寺文物保护工程等项目累计完成投资13.9亿元。2012年易地搬迁建设项目已完工,完成投资2860万元;2013年易地搬迁建设项目完成年度计划任务,完成投资1400万元;6个乡镇干部职工周转房完成投资1343万元。庆阳援建的阿木去乎公共服务均等化示范项目完成建设任务,县体育中心完成投资2400万元。大夏河干流夏河防洪工程等7个重点水利工程完成投资7389万元。在狠抓项目监管的同时,加大了项目前期和争取工作力度,完成了15个重点项目的前期工作;新争取项目18个,已到位资金7200万元。年产100万盒藏香项目、年产8400吨章格糌粑生产线项目、年产500吨拉卜楞青稞酒生产线项目累计完成投资3620万元。投资4000万元,完成了县农贸市场建设。全年生产黄金320千克、水泥118万吨。加强特色产业项目储备,申报“十二五”藏区规划特色产业发展项目26个,概算总投资105亿元。年内招商引资项目7个,签约资金7.5亿元,全部落地建设,已完成投资1.2亿元,招商引资履约率创历年之最。
特色产业发展势头强劲,生态环境建设成效明显。坚持突出首位产业地位,聚焦优势资源,加大对畜产品加工龙头企业的扶持力度,安多畜牧产业园、雪顿牦牛乳业项目累计完成投资5.3亿元,辐射带动了县域相关行业的发展,生态畜牧产业快速发展。整合农口相关资金9624万元,实施了暖棚、藏羊繁育、犏雌牛养殖等项目,建成牲畜暖棚1500座。完成了5万亩优质牧草、3万亩人工饲草料基地、41万亩半人工草场种草任务。建立种养专业合作社286个,注册资金2亿元,年末存栏牲畜85万头(只),肉产量1.3万吨,牛奶产量1.2万吨。筹措资金800万元,开展了动物防疫、退牧还草、良种改良等工作。筹措资金606万元,落实了政策性牛羊保险县级配套,为广大农牧民构筑了一道牲畜安全屏障。投资1850万元,实施了9个村1个乡的整村推进、整乡推进工程。整合资金5894万元,积极开展行业扶贫。开展农牧民实用技术培训1.6万人(次),劳务输转7589人(次),实现劳务收入9221万元,全年脱贫6600人,减贫率达32%。积极开展了“双联”惠农贷款工作,全年为2392户群众、42个专业合作社发放贷款9956万元。
旅游产业开发加快推进,建成了拉卜楞寺游客接待中心,完成投资2598万元;实施了国道、省道沿线特色化改造、旅游村镇建设项目,开展了环境整治工作,完成投资4303万元;白海螺文化广场及民俗文化展览中心累计完成投资1.5亿元;全年新增农(牧)家乐26家,新增床位536个。狠抓旅游宣传推介,成功举办了拉卜楞摄影大奖赛,曲奥乡香告村被评为全省旅游示范村。集中开展旅游从业人员技能培训和行业执法,服务水平不断提升。全年接待游客90万人(次),同比增长30%;实现旅游综合收入4亿元,同比增长30%。
生态环境建设成效明显,投资4278万元完成城区地质灾害治理工程等3个项目。投资1491万元完成达麦乡水毁耕地复垦等5个重点土地开发项目。拉卜楞循环经济园区发展规划通过省级评审。以迎州庆为契机,在全县范围内持续开展了环境卫生整治和禁售使用塑料购物袋行动。全面落实草原生态保护补奖政策,落实补奖资金5248万元,禁牧155万亩。扎实开展了草原鼠害综合防治、退牧还草等项目。投资435万元,绿化造林4500亩。高度重视节能减排,实施了安多祁连山水泥公司综合节能减排项目,脱硝项目全线动工,单位生产总值能耗同比下降2.5%。
公共服务水平加速提升,民生各项措施得到落实。坚持改善民生,协调发展,全力措办民生实事,着力优化公共服务,社会各项事业呈现出统筹发展、全面推进的良好态势。实施校安工程、农牧村薄弱学校改造工程等17个教育项目,消除危房2.4万平方米,完成投资2250万元。藏中搬迁项目开工建设,完成投资3000万元。巩固和提高了高中阶段免费教育补助标准,落实资金150万元。农牧村义务教育和学前教育阶段幼儿营养改善计划得到落实。新建科才乡卫生院和6个村级卫生室,完成投资517万元。城乡居民医疗保险政府补助提高至280元,年内核报医疗费232万元;提高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补助标准,人均达到30元。完成了中小学和农牧村“三病”普查及已婚育龄妇女生殖健康检查,全面落实人口和计划生育优惠政策,优质服务水平进一步提升。筹资40万元,开展了文化资源和可移动文物普查工作。
投资2.5亿元,其中县级配套2618万元,集中力量办理民生实事31件。投资2386万元,完成2000户危旧房改造。投资7017万元,完成了900套保障性住房建设。发放廉租住房租赁补贴660户217万元。筹措资金928万元,新建农牧村饮水安全工程52处。提高了部分民生项目补助标准,城市低保标准提高15%,农牧村低保标准提高28%,年内发放城乡低保金3993万元;困难优抚对象抚恤标准月人均提高100元,年内发放105万元;五保供养金补助标准年人均提高400元,年内发放92万元;孤儿生活补助月人均提高160元,年内发放6万元。提高了农牧村老党员和离任村干部生活补贴标准,年内发放38万元。全年安置大中专毕业生及复转军人336名,安排零就业家庭人员75名;扩招录用大中专毕业生100名;通过开发公益性岗位安置大中专毕业生100名,大中专毕业生安置率居全州首位。投资1198万元,实施“一事一议”财政奖补项目35个,其中县级配套300万元,配套数额居全州首位。关怀弱势群体,筹措资金330万元,开展了“两节”期间访贫问苦送温暖活动。惠农资金总额达到1.1亿元,农牧民群众人均受惠1803元。
( 常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