敬老院里笑声甜
--拉卜楞镇践行群众路线真情服务敬老院孤寡老人走笔
毛辉成
自第二批教育实践活动启动以来,夏河县拉卜楞镇紧密结合该镇实际,举全镇之力从涉及到群众利益方面的热点问题、焦点问题、疑难问题等亟需解决的热门话题抓起, 千方百计解决群众的实际困难。尤其是针对拉卜楞镇敬老院孤寡老人生活窘迫、文化娱乐生活单调、居住条件太差的现状,拉卜楞镇党委、镇政府想方设法多措并举改善孤寡老人的生活条件和居住条件,使孤寡老人从心底里感受到党和政府的温暖。敬老院里孤寡老人甜美的笑声,是对拉卜楞镇全体干部职工用真情践行群众路线的生动诠释和最高奖赏。
硬化院子圆老梦
“非常感谢镇上领导和干部的关心,为我们平整和硬化了院子,实现了孤寡老人十多年来的梦想,使我们在这么好的环境里生活,确实让大家费心了。” 拉卜楞镇敬老院75岁的藏族老人云丹高兴地说。
自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开展以来,拉卜楞镇党委、镇政府领导和干部在体察民情、了解民生、调查民意的基础上,当了解到拉卜楞镇敬老院院子坑坑洼洼、草木丛生、土质松软和花园里一片狼藉的现状时,镇党委、镇政府动员干部职工和上人民街社区的干部义务投工投劳,镇领导身先士卒、带头苦战,大家挥锹舞锨,细心平整,清理垃圾死角,撬器的叮当声、甜美的笑声、和风的嗖嗖声构成了一曲优美动听的旋律。拉卜楞镇还从县民政局争取到部分资金,购买了用于硬化院子和重修花园的水泥、沙子、砖块等有关材料。
经过一个半月的辛勤劳动,一个干净整洁、宽敞铮亮、错落有致、环境优美的旧貌换新颜的敬老院映入眼帘,昔日的敬老院院子雨天一身泥、风天一身土的现象再也一去不复返了。拉卜楞镇和上人民街社区的干部职工用实际行动实现了孤寡老人梦寐以求的愿望。当大家看到孤寡老人一个个笑的合不拢嘴,脸蛋上充满着幸福感时,他们感到莫大的荣幸和自豪感,这是因为干部职工的思想境界在教育实践活动中升华,工作作风在教育实践活动中转变,服务意识在教育实践活动中增强,爱民情怀在教育实践活动中体现……
嘘寒问暖润老心
拉卜楞镇敬老院共有老人13名,年龄最小的59岁,最大的83岁,有藏族、汉族、回族、撒拉族等民族。敬老院孤寡老人文化生活单调,有的性情古怪,有的脾气暴躁,有的情绪低落,为此,拉卜楞镇干部职工和上人民街社区的干部深入老人家中调查了解情况,谈心交流、体察民情、嘘寒问暖,千方百计为老人谋利益、谋福祉、办实事、办好事。他们是经常利用下班时间或双休日时间,为孤寡老人打扫卫生、擦玻璃、抹桌子,给老人锤锤背、揉揉腿、按按摩,并给老人讲故事、说笑话,经常使孤寡老人捧腹大笑,使他们想不到在晚年还能享受到天伦之乐。拜小艳、喇文波、娘毛吉等干部在为老人搞好服务的同时,询问老人们的生活情况,促膝谈心,相互沟通,还给他们清洗衣服,节日期间给老人买些水果等等,使老人们的生活丰富多彩,老人们把他们当作自己的亲孙子、亲孙女看待,干部职工与孤寡老人建立了深厚的感情。
拉卜楞镇还想方设法筹措资金,为孤寡老人修缮了玻璃暖廊,极大的改善了孤寡老人的居住条件。为了丰富老人们的文化生活,组织成立了老年人文化娱乐活动室,配置了保健书、老人们爱看的小说、藏棋、跳棋等用品。购买并安装了液化气灶台、冰柜等生活用品。通过一系列的举措,使敬老院孤寡老人的文化生活得到空前改善,生活水平和生活质量也在逐步好转,党和政府的爱心与温暖就像甘霖,滋润着孤寡老人的心田。
涓涓爱心暖老情
常年以来,由于没有任何资金来改善老人们的生活环境,仅靠出租拉卜楞镇敬老院几间空房的租金来支付日常开支及水电费,因此,老人们的生活相对困难。
为了改善老人们的生活条件,拉卜楞镇党委、镇政府倡议并举办了以 “敬老、关爱、和谐、温暖”为主题的爱心捐赠仪式。旨在更好地践行群众路线,呼吁社会各界人士关注老人,为孤寡老人尽一份力,献一份爱,让他们老有所依,老有所养,快乐生活,颐养天年。镇机关、各社区、各行政村干部职工及部分群众,拉卜楞热纳民族用品有限公司负责人和尕寺沟自然村村长等100余人参加了捐助仪式。
据统计,在不到一小时的捐助活动中,共为敬老院捐助善款11546.5元。特别是拉卜楞热纳民族用品有限公司总经理完代克除捐款外,还为老人们捐赠了两只整羊,价值达3000余元。一枝一叶总关情,大家的爱心捐助将为改善老人们的生活条件而起到十分重要的作用。
人间自有真情在。正当全县上下深入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的今天,拉卜楞镇干部职工和各族群众用真诚和炽爱谱写了一曲豪迈而雄壮的赞歌,用一点一滴的情和爱奏响了为民务实清廉、促进民族团结、共创和谐社会的优美乐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