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临潭东部大山深处任教24年,他像一支红烛,用炽热和奉献点亮了大山深处孩子们幼小的心灵。
大山深处的红烛
(党化昌)
凌晨五点不到,张润德便带着村子里的孩子们一块儿下山,到离村子几公里外的石门中心小学去上学。从山上到山下,伴着晨曦和鸟鸣,他们一路欢声笑语。一旦遇到下雨或下雪天气,他们就没有这么快乐和幸运了,陡峭的山路更加湿滑,一不小心就摔跟头。在这条山路上,摔得满身泥泞是常有的事……
44岁的张润德自1991年8月参加工作以来,长期工作在条件极其艰苦的临潭县石门乡大山深处——大阳坡包教点、东山小学、立洛藏族小学、梁家坡小学……因教学成绩突出,2004年调入石门乡中心小学担任毕业班班主任及语文教学工作,一教就是六年。期间,获得2004年全县小学新课程展示课教案评选二等奖、2006年临潭县优秀教师、2007年临潭县第三届优秀青年、2013年临潭县优秀班主任、2014年获得第十六届"语文报杯"全国小学生作文优秀指导一等奖等多种奖励及荣誉称号。
然而,就在他取得众多荣誉的时候,他却一直在关心住在山上的孩子们。当他看到孩子们每天在陡峭的山路上那种奔波的艰辛和雨雪天的危险时,他却选择离开环境较好的中心小学,独自一人担起了东山小学的工作。当记者问他为什么会这么选择时,他说:“村里娃娃们小,尤其是学前班和一二年级的娃娃,每天都要这么危险的山路,他们的父母亲都出去打工了,也没人接送,我放不下心啊!”
石门乡地处临潭县东部,距县城65公里,全乡山大沟深,海拔在2200—3389,2668米之间,全乡大部分群众居住在高山区,基础条件比较薄弱,生产生活条件较为严酷,经济发展相对缓慢。翻越“没良心的后山坡”,行走在大山深处的石门沟里,道路两边都是大山。沿着蜿蜒曲折的道路,记者来到了草山村东山社。这里绝大多数青壮年在外打工,留守儿童不仅缺少父母的关爱,上学也是一个难题。
离东山小学不远,远远地就听见孩子们琅琅的读书声,给这个寂静的山区增添了无限生机和活力。草山村下辖7个社240户1015人,居住分散,信息闭塞,交通不便。曾因校舍破旧不堪,教师缺乏,一度停办。后来,在多方努力下,新建了校舍。“因学校建在大山上,条件差,外面的老师不愿意来。”张润德说,“我是在这里长大的,我再不来的话,怎么对得起乡亲们啊!”他的到来,让草山村的孩子们终于可以就近上学了。
东山小学有28名学生,其中学前班19人,一年级4人,二年级5人。只要张润德一个老师,他既是老师,又是孩子们的父亲。每天早读前,他便早早地起来,为孩子们煮营养餐,发营养餐。学校里没有上课钟,平时上下课,全凭一个哨子和一声声呼唤。学校里除了开设语文、数学课程外,他还给孩子们上音乐、美术、体育课。一到周末闲暇时,他便去那些留守儿童家,了解孩子们家里的情况,以便及时提供帮助。要是遇上雨雪天,他要比平时起得更早,他就去接孩子们来上课,学前班的孩子们小,怕走路危险。
晚上,张润德除了改作业、写教案外,还阅读一些文学书籍、写诗、画画。学生时代时,就有小说《同心草》、诗歌《心境》、《笔》等发表。
2010年,张润德在全省招考中以优异的成绩转为正式教师。“最大的收获就是看到孩子们每一天都有点滴的进步和家长的信任。” 张润德告诉记者,他最大的幸福就是每当逢年过节都会收到很多学生发来的祝福短信,平时也会收到一条短信说:"老师,您现在过的好吗?"或者说"老师,我有个问题想问您!"
“虽然我们这地方条件差,但娃娃们的教育不能差;虽然我们这里的群众观念落后,但孩子们的教育不能落后,我是一名党员,我有这个责任尽最大努力让孩子们多读点书。”张润德告诉记者,他的梦想很简单,就是一直和孩子们在一起,一直教书教到退休。
孩子们一个个走出了大山,走向了更广阔的天地,而他依然坚守在临潭东部那个叫做石门的大山深处,像一支红烛,用炽热和奉献点亮了大山深处孩子们幼小的心灵,呵护着一颗颗心灵的成长和飞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