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心交出一份为民富民的答卷
碌曲县着力发展经济推动扶贫攻坚纪实
王莉芳
碌曲县紧紧围绕跨越式发展和长治久安两大目标,以最大的扶贫就是加快经济发展的理念,坚持走“造血式”“开发式”扶贫的路子,瞄准致贫根源,实施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在此基础上针对性扶持、动态化管理,拓展中央及省级对口帮扶、双联帮扶等政策活动的内涵,着力从根源上解决农牧民长远生计和持续发展,2015年全县脱贫1087户4597人 ,贫困发生率降至2.8%,一举达到了整县脱贫的国家标准,为全县脱贫致富奔小康交出了一份满意的答卷。
转变发展观念从源头上治贫。碌曲县各级领导在深刻领会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经济发展新常态的一系列重要论述和省委、州委的重大决策部署,认真分析研判经济形势,及时调整发展思路,把转型升级、提质增效作为科学发展的鲜明导向,把主攻方向放在保障改善民生、发展社会事业、保护生态环境、培育生态经济、做强文化旅游、推进脱贫攻坚、加强基层建设、壮大非公经济上,统筹推进抓改革、转方式、调结构、促转型、增效益、惠民生、防风险等各项工作,经济实现了平稳健康发展。2015年,全县实现生产总值9.11亿元、增长8.2%,大口径财政收入7865万元、增长1.8%,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2.82亿元、增长10.9%,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0342元、增长9.0%,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7032元、增长12.2%。
狠抓项目建设从基础上加快脱贫。碌曲县紧紧抓住国家和省上支持藏区发展的历史机遇,以“3341”项目工程为抓手,“十二五”期间,郎木寺城镇建设、勒尔多南路和城区南北滨河防洪工程等一大批基础设施建设项目陆续实施,争取藏区专项项目139项,下达藏区专项资金6.54亿元,实施总投资500万元以上的项目187个(不含续建项目),是碌曲县完成固定资产投资和项目建设最多、城乡面貌变化最大的五年,城镇化率达到30.5%。 其中,2015年为强化县域经济发展后劲,强化基础设施和重点领域的投资,开工建设了碌赛公路、县城亮化美化、县城道路改扩建、保障性住房建设、农牧村危旧房改造、易地搬迁等一批大项目好项目。一年内共实施建设项目70个,完成固定资产投资12.25亿元,增长16.4%,项目支撑带动作用进一步增强,全县生存和发展的条件得到极大改善。
大力调整产业结构从根本上长效脱贫。大力发展文化旅游业和现代农牧业 “两大首位产业”,促进了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因地制宜立足在国道213线的3个纯牧业乡镇,通过金融信贷、技术培训等方式,加大了牦牛、藏羊产业带建设力度,大力扶持大河公司、泰霖实业等畜产品加工龙头企业,带动农牧民14895人增收;把经济基础相对较差的洮河沿岸的4个半农半牧乡,作为全县扶贫的重点地区,大力发展良种青稞、优质油菜、藏中药材、苗木种植、地膜洋芋等特色种植业,拓宽了农牧民群众的增收渠道,发挥了示范引领作用;全面启动文化旅游富民工程,围绕“一城(县城)两线(洮河沿线、国道213线)三区(郎木寺景区、尕海湖景区、则岔石林景区)”,建成农(牧)家乐187家,带动贫困群众1083人参与旅游服务业。同时,加强文化和旅游的深度融合,成功举办了第四届锅庄舞大赛暨香浪节活动,中国舞蹈家协会授予该县“中国锅庄之乡”和“中国舞协锅庄舞传习与创研基地”称号。组织开展了甘肃省原声民歌歌手大赛、红色火炬传递、环尕海湖环保骑行等活动,进一步扩大了碌曲的知名度和影响力。2015年,共接待国内外游客70.8万人次,旅游综合收入3.3亿元,分别增长29%和29.1%,旅游业已迈入高速发展的快车道;全力打造全省重要的高原绿色畜产品生产加工基地,四大产业带和良种繁育体系建设顺利推进,以泰霖、大河等为代表的精深畜产品加工企业辐射带动效应明显增强。全县共成立各类农牧民专业合作社237个,其中11个贫困村成立专业合作社99个,贫困户入社432户,占33.4%。
碌曲县以最大的扶贫就是加快经济发展的理念,为打好扶贫攻坚战,碌曲积极贯彻落实甘肃省委及365体育备用网站_365彩票下载1.0.0老版本_和365差不多的平台有哪些州委对精准扶贫工作的重大决策部署,及时调整发展思路,着力发展域经济,推进脱贫攻坚,不仅实现了全县经济社会平稳健康发展和整县脱贫,而且使一座座新牧村在广袤的碌曲草原拔地而起,城乡村镇处处呈现出“新牧村、新产业、新发展”的美丽画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