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天更蓝水更清
--临潭县生态环境保护工作侧记
深秋的临潭已有了冬的寒意,但却没有冬的萧条。走在临潭的大街上丝毫感觉不到秋风扫落叶的凄凉,大街小巷干净整洁,商铺店面整齐兴隆。往日脏乱差的县城,如今呈现出的是干净、整洁,欣欣向荣的景象。
近年来,临潭县相继实施了退牧还草、天然林保护、异地搬迁和生态移民、防护林、环境综合治理、退耕还林、水土保持、草场恢复和建设等重点生态建设工程,覆盖全县16个乡镇。截至目前,临潭县全县森林覆盖率由过去不足7%提高到了9.57%,涵养水源能力相对提高了20%;天然草场严重超载、退化的势头得到了一定的遏制;洮河、冶木河、羊沙河流域的生态条件的到了改善;自然保护区的植被覆盖度、野生动植物数量都在逐步增加,其水源涵养功能在逐步增强。
全民参与并依托项目建设,稳步推进生态环境建设步伐。临潭县动员全县人民植树造林共建美好家园,在城关镇集中植树15余万株,造林1300余亩,在徐合公路沿线植树造林1200亩;认真实施农业综合开发项目,完成草场围栏80公里约1.5万亩、改良退化草场2万亩、植树造林1500亩;完成小流域综合治理10. 5km2,治理水土流失78.2km2、修建防洪河堤9km,缓解表土流失,提高了水土保持能力;在冶力关景区修建环保厕所、修筑垃圾台、安放垃圾桶,定时清运生活垃圾,减小环境承载力,美化景区环境;累计完成退耕还林3.9万亩、幼林抚育0.25万亩、封山育林0.62万亩,实施天保工程19.3万亩;实施365体育备用网站_365彩票下载1.0.0老版本_和365差不多的平台有哪些黄河重要水源补给区生态建设与环境保护项目,完成33个定居点的2508户游牧民定居工程、草原灭鼠30多万亩、草场围栏30万亩,补播草场改良6万亩,种植多年生牧草7万亩,缓解草场压力;争取到农村环境连片整治项目,落实了中央农村环保专项资金1000多万元用于18个行政村的农村环境连片整治,已建成防护围栏11155米,水源地标志牌28块、警示牌152块;设置分类式垃圾箱728个,建设垃圾收集屋118座、内置垃圾收集桶354个,购置垃圾压缩车6辆、摆臂压缩式垃圾转运车(欧Ⅳ排放标准)4辆、吸污车1辆、环保厕所2座、地面式垃圾收集斗65个保洁车233辆;设置大型环境保护宣传栏2个、小型环境保护宣传栏32个、环境标示牌71个。
加大环境执法力度,充分发挥执法监督职能。累计出动1900多人(次)不断加大对重点地区、重点流域,重点行业的执法检查力度。开展了放射性污染源的普查与登记工作,摸清了辐射设施设备的运行及保管情况;不断加大对莲花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临潭辖区和冶力关国家森林公园的执法检查;将医疗废弃物纳入管理范围,确保医疗废物无害化处理,严禁混入生活垃圾污染环境。对矿产资源开发的执法监管力度,定期与不定期开展执法检查,对现开采的21家砖瓦厂,新城王家山石膏厂,羊沙柏地沟铜矿矿点,新城口子、冰昌湾和长川大寺坡下锑矿矿点等矿山企业及建设项目,督促业主通过植被恢复、复垦土地、无害化填埋废渣等措施,逐步完成恢复治理任务,改善全县生态环境质量;强化对饮用水源地环境综合整治和隐患排查,完成了全县饮用水源地基础资料调查与环境质量评估工作,完成了城乡水源地区划调整技术报告的编制报批工作,投资200万元完成了县城饮用水源地污染防治项目及王旗、长川、店子三乡镇的水源地污染防治项目,投资222万元完成了临潭县乡镇饮用水源地保护灾后重建项目,通过修建井台、防污河堤、蓄水池维修加固、围栏隔离、水源地警示标志牌等对临潭县14处农村饮用水源地进行了保护,确保全县人民群众喝上干净放心的水;着力解决区域突出环境问题,加强重点流域、重点河流的监管,并协调术布电站、鹿儿台电站、青石山电站采取切实可行的措施,解决减水河段断流问题,确保生态用水。
加快节能减排步伐,从源头控制污染。临潭县坚决摒弃“先污染后治理,先破坏后恢复”的观念,努力从源头上控制污染,促进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依托项目,申报并实施了临潭县金洮养殖场污染防治项目,鼓励和支持企业对粉煤灰、尾矿废渣、养殖粪便等进行综合利用,积极引导企业做到少排放或“零排放”;组织建华水泥厂、金洮养殖场开展环境保护标准化建设工作。投资888万元的县城垃圾填埋场于投入使用,县城污水处理厂投入试运行,并通过了环保阶段性验收;县城集中供热项目已建成并完成改扩建任务。
加大环境宣传教育,营造良好的舆论氛围。在全县开展形势多样的环境宣传教育活动,同时开展政府指导、社会参与的环保宣教方式,引导全县开展绿色乡镇、绿色学校、环境教育基地、生态村的创建,目前创建州级“绿色学校”2所,省级绿色乡镇1个,省级环境教育基地1个。国家级生态村1个,省级生态村6个,省级生态乡镇2个。(敏海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