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建美丽家园
——夏河县博拉乡环境卫生综合整治工作侧记
毛辉成
自环境卫生综合整治工作开展以来,夏河县博拉乡按照县委、县政府的安排部署,紧密结合自身实际,严格落实“十个严禁、五个延伸”整治工作要求,始终坚持“政府主导、全民参与、因地制宜、乡村统筹、长效管理”原则,整合各类资源,协调各方力量,强化工作措施,全力打好环境卫生综合整治攻坚战,目前,全乡农牧民群众环保意识和理念不断加强,环境卫生整治工作取得阶段性成效。
加强领导 靠实责任
恪尽职守抓落实
乡党委、政府及时召开会议,研究成立了以党委书记为组长,乡长为副组长,村两委班子、自然村村长为成员的领导小组,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办公室负责日常环卫总体事务。在此基础上,乡党政“一把手”和分管领导认真履行第一责任人和直接责任人的职责,通力协作,各司其职,恪尽职守,及时解决工作中存在的困难和问题。同时,为调动乡村两级干部主动参与工作的积极性与责任心,该乡将环境卫生整治工作与乡级干部的年终考核挂钩,与村组干部的年终绩效考核挂钩,做到了年初有安排、天天有扫除、周周有检查、月月有评比,通过层层传导压力,为全乡环境卫生综合整治工作提供有力的组织保障,确保环境卫生整治工作有力有序有效推进。
广泛宣传 全民参与
营造氛围造声势
乡政府通过发放宣传资料、倡议书、政策宣讲、召开会议等多种形式大力宣传环境综合整治的目的、意义,在增强全乡干部职工及农牧村僧侣群众保护环境意识的同时,积极引导参与环境卫生综合整治活动,努力营造“人人关心环境治理,人人参与环境综合治理”的良好氛围,牢固树立自扫门前垃圾的主人翁精神,全力实现“被动拾”到“主动捡”再到“不乱丢”行为目标。环境卫生整治开展以来,在乡党政主要领导的躬身实践、模范引领下,全乡广大干部主动作为、积极参与,广大农牧民群众踊跃参与到道路清扫,草堆的清理,自觉放置好自家柴堆,保持院落整洁,全乡干部群众齐心协力共抓环境卫生整治,不留任何“死角”“盲区”。乡政府周边、自然村内外环境卫生面貌得到明显改观,多年沉积下来的垃圾也得到了较为彻底的清理。这一系列成果的取得,使得全乡广大人民群众牢牢形成“在思想上有正确认识、在行动上能主动参与、在习惯上会自觉养成”的思想意识,从而提升了全乡人民群众的环保意识、卫生意识、团结意识、受益意识,提高了全民参与环境卫生综合整治的自觉性和主动性。2015年至今,全乡共印发各类宣传资料1000余份,组织宣讲20余次、悬挂横幅26幅,有力营造了环境卫生综合整治的良好氛围。
加大投入 强化保障
乡村面貌大改变
县上包乡领导召集博拉乡全体“双联”单位负责人、博拉乡党委、政府负责人召开博拉乡环境卫生工作专题安排协商部署会议,为博拉乡筹措资金11万元;博拉乡党委、政府挤出10万元,共筹措资金21万元,资金的筹措为今后更好的开展博拉乡环境卫生整治工作打下了经济保障。乡党委、政府及时落实会议精神,细化完善博拉乡环境卫生各项工作制度,雇佣卫生清洁员18名,对31公里国道沿线、乡政府驻地日常的环境卫生工作进行了再细化再部署,及时与清洁员签订卫生清洁合同书。同时,从有限的办公经费中,抽出资金雇用大型挖掘机、铲车重点整治河道垃圾、工程垃圾,购买涂料粉刷各类墙体广告,有力的资金保障,使得全乡环境卫生面貌得到极大提升。
统筹规划 完善制度
动真碰硬出奇招
乡政府在每周一、周四积极组织辖区内干部职工及农牧民僧侣群众,以“两沟一线一中心三寺院”为重点,全面清理建筑垃圾、生活垃圾,集中清理村组内部积存垃圾,规范“五堆”(柴草堆、粪堆、土堆、沙堆、石堆)堆放地点,指定牲畜、生活垃圾掩埋场地,彻底清理户外违规广告牌、墙体广告,全面整顿乱设广告标牌、商铺超门店及占道经营行为。紧密结合该乡50个自然村的实际,制定了切合实际、操作性强的自然村环境卫生值日表、农牧民群众农历初一、十五集体大扫除等切实可行的环境卫生制度,对机关单位、自然村组划分了环境卫生区域图,实行了“分片包干”责任制,统一划分了责任区,建立了任务明了,责任明晰,区域明确的整治责任体系。同时严格实行乡域内所有商铺及临街居民门前“三包”制度,通过务实的作风开展高频次、全覆盖的环境卫生集中整顿,全力打造乡村宜居环境,全力推进环境卫生治理工作步入经常化、规范化、制度化的轨道。为确保环境卫生综合整治工作取得实效,乡党委、政府积极创建党政领导牵头、副科级干部带队、机关站所负责人共同参与的日督查整治工作机制,每周两次对各村组、寺院、机关站所环境卫生整治情况进行互评督查,颁发卫生流动表彰红旗。并将督查结果进行末位排名后在微信政务群和周末例会上进行通报。对卫生整治不彻底的区域责任人首次进行通报批评,如若责任人仍就不作为、慢作为且屡教不改,将直接启动组织问责机制或上报县纪委处理。通过严格的纪律约束,为该乡环境卫生整治工作取得实效提供有力保障。
为有效巩固环境卫生综合整治阶段性成效,乡党委、政府将持续深入抓好整治工作,坚决杜绝各类顽症痼疾反弹现象,积极引导农牧民及僧侣群众支持、参与、拥护环境卫生整治行动,充分激发群众的公德意识、责任意识和主体意识,逐步培养文明行为和文明习惯,促进环境卫生整治成为农牧民群众的思想自觉和行为自觉,有效实现全民参与、全域治理、全面见效的目标,为建设绿色夏河、文化夏河、魅力夏河、和谐夏河、幸福夏河做出新的更大贡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