坚持绿色发展理念 促进生态文明建设
----玛曲县生态文明小康村建设综述

一排排独具民族特色的房屋,一条条干净整洁的水泥马路、一顶顶悬空高挂的太阳能路灯、阔绰舒适的牧民休闲健身广场,无不记载着班禅新村发展过程,无不见证着党委政府的惠民政策,也无不展示着牧民群众安居乐业、欣欣向荣,享受改革发展稳定成果的美好景象。

2016年,州委、州政府作出实施“生态文明小康村建设”的重大决策,揭开了美丽乡村建设的序幕。在生态文明小康村建设中,玛曲县干部群众集思广益、群策群力,坚持因村制宜,既保留了原汁原味的乡村特色,又挖掘村庄历史文化,突出名族文化元素和时代特征,突出少数名族特色民居建筑风格的保护,突出少数名族特色产业发展和文化旅游产业融合发展。凸显藏区村庄特色,体现一村一品的风貌,打造宜业宜居的美丽乡村。

突出生态人居建设。加强牧村特色化改造,着力提升牧民生活条件。主要建设内容为“三改”及保准化公厕建设、风貌改造等:完成风貌改造596户;围墙改造3898米;暖廊改造229户;户厕新建及改造539户;内外墙抹灰9000㎡。农牧村基础建设和新建,建设内容为提升和新建小康村的主次干道,以及给排水、消防水池等基础设施建设:主次干道巷道硬化84768㎡;排水沟19576米;河提1870米;院楼排水228户;消防管道200米;自来水预埋及入户1280米479户;文化广场8427㎡;村级服务中心1500㎡。
突出生态经济建设。为构建以增加牧民收入,通过乡村旅游业、生态牧业的特色产业发展模式,按照“一村一品”“一家一特”“牧户+基地+合作组织”的特色产业发展模式,发展生态产业,培育生态经济。把繁育、种植、加工、旅游、生态建设等产业有机结合,培育不同门类、互为补充的产业体系。在尼玛镇、欧拉乡、欧拉秀玛乡、阿万仓乡、木西河乡、采日玛乡、齐哈玛乡、曼日玛乡等8个乡镇24个自然村扶持牧家乐54户;完成农牧名技能培训1389人次;有线宽带建设8个点位;建设TD-LTE/TD-SCDMA基站8个,升级改造8个3/4G基站。

突出生态环境建设。为加快转变牧民长期以来的生活环境和生活方式,村落绿化和环境治理,营造处良好的环境氛围,树立绿色可持续发展理念。在全县24个生态文明小康村进行四旁绿化,栽植各种苗木,种植花草,美化农牧村生活环境。购置垃圾清运车19辆;垃圾桶727个;垃圾箱70个;新建及改造垃圾收集点。
突出生态文化建设。为改变长期以来牧民落后的生活文化观念,积极引导向上的生活文化观念。建设文化广场22处,14600平方米;文化舞台1650平方米;改扩建11所农牧村学前幼儿园。每个行政村新建(维修)村级服务中心24个,内设维稳中心、村级卫生室、多功能活动室、便民服务站、村信息广播、农家书屋、老年人活动室等。
在2016年生态文明小康村建设项目中,我县生态文明小康村建设任务24个村,概算总投资2.66亿元。生态文明小康村建设,为玛曲带来了人流、物流、信息流、资金流,书写了一幅村美民富的美丽长卷。众人举力,让玛曲城乡居民生活环境和城市生活距离更近。(杨平 张忠 才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