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舞台“舞”出美好新生活
记者 张彩霞
农闲时,临潭县羊永村文化广场上热闹非凡、人头攒动,村民们聚集在广场上观看演出。不知道的人会以为专业文化团来这里演出呢。挤进去一看,才知道是当地组织的文化团每天在这里定时演出。
天天有大戏、台台都精彩,广场舞尽情地跳、腰鼓队愉悦地敲、高跷队不停地扭……这样的场景,早已经成为羊永村村民日常生活中的一部分。
“原以为‘乡村舞台’就是建个戏台,根本没想到会这么丰富。”羊永村艺术团团长闫瑞平说。
每天清晨时分,在政府文化广场和世纪华联广场,城区群众或伴随音乐翩翩起舞,或引吭高歌,自娱自乐,一派欢乐祥和的景象。每逢华灯初上,在各乡镇村社的文化广场上都会准时响起悠扬的音乐,村里男女老少齐上阵,跳健身舞,锅庄舞,群众性文化活动在城市乡村轰轰烈烈开展起来。由群众自发组成的社火队或文艺团体,每到正月,他们走村入户,吹拉弹唱,讴歌党的好政策,歌唱现在的新生活,既活跃了节日气氛,又展现了现代农民的精神风貌,促进了城乡精神文明建设。
在乡村舞台建设中,临潭县坚持因地制宜、“一村一品”。紧紧依托传统庙会这一文化平台,通过组织和群众自发,各乡村充分发挥各自特色民俗文化,由群众自办民间社团自编自演,开展了秦腔、洮州花儿演唱等群众喜闻乐见的活动。以敬老爱亲、勤劳致富、无私奉献等为主题的文艺节目请上“乡村舞台”,从过去的“站在台下看”变成“走到台上演”,从过去的被动参加变为现在的主动参演,群众文化生活日益丰富。目前,全县每个行政村都有一支民间自办文化社团,每个社团成员30人以上,依托“乡村舞台”每年开展文化活动80余场次,极大地丰富了广大农牧民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发挥了“乡村舞台”的文化阵地作用。充分调动了群众参与活动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推动了文化惠民项目与群众文化需求的有效对接,丰富了群众的文化生活。
吃过晚饭,王旗镇王旗村的村民都纷纷走出家门来到村里的文化小广场,有的跳起健身舞,有的利用健身器材锻炼身体。“以前只是看着城里人跳广场舞、扭大秧歌,那感觉可真好,我们老羡慕了。没想到,这么快我们村也有了自己的文化场所,一到晚上村民们都喜欢来广场坐坐、玩玩,好像跳跳舞、唱唱歌、聊聊天,就把一整天的疲惫都赶跑了似的。”村民朴实的话语,道出了对文化小广场的喜爱,也说出了小广场建设的宗旨。
“每天晚上,我们村里的老人孩子都来这里唱歌跳舞、下象棋。村里的风气也变好了,原来不孝敬父母、公婆的媳妇们也都变成‘好媳妇’了。”古战村60多岁的赵大爷说。
“现在政策好了,我们农民的生活好了。经常跳舞,原来的腰腿疼痛现在也不疼了。每天来广场上跳舞,不仅丰富了我们的文化和精神生活,也让我们的身体也越来越好了。”古城村村民丁翠花说。
新时代要有新面貌。如今的临潭,“乡村舞台”已成为展现群众生活的变化和精神风貌的重要阵地。不管是乡村还是城区,爱好吹拉弹唱、舞蹈的村民都聚集在一起,村民们把唱歌变成了一种爱好,一个传承家教、家风,尊老爱幼道德教育的平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