尕秀:从游牧到定居的华丽转身
——记碌曲尕秀村党支部的初心使命
文 阿当胜
在党中央脱贫攻坚战略和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政策指引下,尕秀村党支部一班人“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以站在全国看尕秀的高度和跳出藏区看尕秀视角,高品位谋划、高起点规划、多角度定位,从基础设施建设、牧村“三变”改革等方面入手,全力脱贫攻坚奔小康。如今,他们家家户户收看网络电视、开上了小汽车、用上了电冰箱、洗衣机、冲水式卫生间,生产生活质的变化也改变了他们的观念,他们坐在家里放牧,向全国各地网上销售奶酪、酥油、还有冬虫夏草……
游牧,父辈们走不完的大草原
尕秀,一个听起来很玲珑的名字,一个很秀气的名字,名不见经传,却让人遐想无限,似乎与江南的某个小镇有着千丝万缕的关联,或者与桂林的山水有着一脉的秉承。
走近尕秀,却是一个位于青藏南段的偏远草原牧村。
自古以来,尕秀和草原上很多牧村一样,天苍苍,野茫茫,芳草萋萋,牛羊遍野,“长河落日圆”“原野帐篷孤”。尕秀的主人们就在这个广袤而又空旷的草原上“逐水草而居”,蓝天、白云、草原、牛羊、牧歌是草原的风景,也是牧人唯一生活空间。“人随畜转,畜随草转”,生活中他们离不开黑帐篷、民族套锅、糌粑袋子等携带方便游牧生活用具。“骑着马儿赶着羊,唱着牧歌乐悠悠”是牧人一天的生活。“清明上河图”中浓厚的商业气息在这里没有丝毫的印迹,以“牲畜多少论贫富”使他们由来已久的认知……
方向,打造小康样板村的超前决策
2004年,在党的民族政策的光辉照耀下,尕秀建起了一排排崭新红瓦房。从此,尕秀迎来了一个又一个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
2017年,365体育备用网站_365彩票下载1.0.0老版本_和365差不多的平台有哪些州积极对接国家小康社会建设大政策,确定“绿色发展、生态文明”发展理念,在全省率先推出生态文明小康村发展思路。国道213线横穿尕秀,造就了尕秀良好的区位优势。打造生态文明小康样板村的机遇,从决策者的桌子上悄然落在了尕秀。打造样板就是“点、线、面”逐级推进,典型引领,示范带动。一个超前的决策,一个让尕秀人兴奋的决策,在草原上奔走相告,尕秀被确定为全州“生态文明小康样板村”“领先全省、示范藏区、享誉全国”的全域旅游无垃圾样板村、生态旅游第一藏寨,这一个个叫响的名片孕育了一个不一样的“尕秀理念”。
从此,吹响了“抢占绿色崛起制高点,打造环境革命升级版”的集结号,迅速得到了广大牧民群众的广泛支持,也激发了他们集全力建设美丽家园的空前热情,为推进生态文明小康村建设营造了广泛的舆论影响力。
在“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思想的指引下,一个山秀水秀人更秀的“秀丽尕秀”应运而生,进而“环境美、产业美、生态美、精神美”是发展定位闪亮登场,演绎出一曲独具魅力的生态尕秀、富裕尕秀、和谐尕秀,使尕秀人从此告别了世代以“牲畜多少论贫富”的“前世”,开启了嬗变亮丽的小康“今生”。
标准,从定居到小康的大步跨越
“小康不小康关键看老乡”。如果生产生活条件的改善,只是最初目标,那么实现产业持续发展、群众持续增收,才是打造生态文明小康样板村的最终目标。
应该说只有让尕秀村真正实现脱胎换骨,让牧民过上全新的日子,小康样板村的打造才具有现实意义。在半年时间里,尕秀人咬定“把草原当作背景来烘托,把村庄当作风景来打造,把家庭当作盆景来培育”的建设方向不放松。争取国家投资7800多万元,群众自筹820多万元,为439户定居牧户集中实施改圈、改厕、改厨、改炕、改院、改房、改人的“七改”工程,建成了集成卫浴房、分户式光伏电源、化粪池和生活污水组合处理设备等一系列高科技、新能源的生产生活设施。并实施了硬化、绿化、亮化、净化、文化、美化的“六化”建设。
在国道两旁培栽花卉,修建村内文化长廊、文化广场,合理布局标牌标识,高标创建老村街、村史馆、智慧牧场,实现了户内外、村内外美化绿化和亮化提升,整村夜景亮化以及特色旅游改造提升,全方位改善了全村牧民的住房条件和村容村貌。同时,投资新建了尕秀小学、村级幼儿园、尕秀村村级综合服务中心、村级文化体育场等一系列公共设施。一系列项目建设跨越式提升了广大牧民的居住环境和生活质量,创造了365体育备用网站_365彩票下载1.0.0老版本_和365差不多的平台有哪些草原上前所未有的“尕秀速度”。
一年以后,一个精雕细琢、亮丽嬗变的新尕秀惊艳的出现在世人面前,放眼望去,在蓝天白云映照下的大草原上,一个藏式风情浓郁、建筑风格统一又各具特色的秀丽村落沿着国道213线两边一字排开,犹如镶嵌在“九色香巴拉”生态旅游顶端的一颗璀璨明珠,闪耀着诱人的光芒,她集生态文化元素、民族文化元素、草原文化元素于一身的曼妙与多彩倍受国内外游客的青睐,被CCTV、人民网、环球网等主流媒体大手笔“点赞”,以她独特的魅力自豪的向国内外展示了中国藏区的崭新面貌。
“三变”,鼓起了牧民的钱袋子
在“三变”改革的实践中,尕秀人充分发挥“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和党支部的战斗堡垒作用”,创新“党员聚在产业链”,“群众富在产业链”思路,走出了一条“生态旅游、产业扶贫”的“尕秀模式”,开辟了特色文化旅游与精准脱贫、全面小康融合推进的生动局面。
大自然的馈赠是尕秀的自然禀赋,赋予了尕秀人“资源变资产”的“三变”改革优势。党员致富带头人率先垂范,他们依托自然风光、佛教文化、民俗节庆等自然资源和文化资源,自筹创立了东喀尔集体经济开发有限责任公司,将自然和民俗文化与乡村旅游深度融合,创建了东喀尔景区、晒金滩帐篷城、东喀尔民间艺术团、牧家乐、电子商务中心+光伏发电产业的“5+1”“三变”模式,被整合的5大主体板块的运行中,村集体经济投资风险金30%,贫困户投资30%、一般户投资40%的“334模式”进行收入分红;82户建档立卡贫困户以“扶贫帐篷”入股晒金滩帐篷城,年底按盈利总额分红;东喀尔旅游土特产开发有限公司,建成了电子商务中心,网上销售畜产品、藏区特色手工制品等,年营业额达20余万元。公司不断拓展业务,与省内康辉旅行社运营合作,创建就业岗位70余个;同时,依托光伏发电产业投资609万元注册成立投资公司,建成254户3000瓦光伏发电设备,推行“公司+牧户”的经营模式,村集体经济年收益达到280万元,分红资金达到90余万元,仅光伏发电一项户均分红收入达到2500元,真正实现了“资源变资产、资金变股金、牧民变股东”。
年近70岁的索南老人说,我亲眼目睹了草原上发生的翻天覆地的变化,经历了牧民群众从游牧到定居再到生活宽裕的过程。做梦都想不到,现在我们告别了四面透风的帐篷,告别了一年四季跟着牛羊走的日子,住上了暖暖的砖瓦房,房子里通了电,看上了电视,喝上了干净的自来水……
桃李不言,下自成蹊。牧民们在装修一新的家里摆放着党的五代领导人的水晶饰品照片,墙上挂着毛主席等老一辈党和国家领导人的照片、挂历等。索南老人手里转着念珠,逢人便讲,赶上好时代了,赶上好时代了,别看我一天说不上几句话,可我这把老骨头里从里到外都是暖暖的,祝愿“嘉萨德,芒措吉”(藏语,意为国泰民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