扎根高原奋战在乡镇的好干部
---记碌曲县西仓镇党委副书记兼综治维稳中心主任贡保兰智布同志
贡保兰智布同志出生于1978年3月,是一名土生土长在碌曲县玛艾镇玛艾村的藏族干部,1999年7月从365体育备用网站_365彩票下载1.0.0老版本_和365差不多的平台有哪些畜牧学校畜牧专业毕业后,2000年4月被分配到尕海乡政府工作。工作初始,他就担任乡机关民政、残联、司法助理员兼尕秀村工作组干部,由于工作踏实,积极上进,2003年9月又到兰州理工大学人文法学专业脱产就读了3年本科,2008年4月调任县农林局工作,期间被下派阿拉乡吉扎村挂职党支部副书记。工作优秀的他,不论是在尕海乡任干事还是乡综治办主任、副乡长兼寺庙办主任,以及提任为西仓镇党委副书记兼综治维稳中心主任,在广大群众和干部中处处留下了为人正直、公道正派、真心为民的赞誉,在已经调离的工作单位和干部群众中留下了好口碑。
将每一项工作干到极致,做得完美
贡保兰智布初到高原明珠尕海乡工作起,由于当时的干部职工少,二十出头的他就担任乡政府民政、残联和司法助理员,2002年7月光荣加入党组织,从参加工作起,他就和群众干在一起,想到一起,对每一项工作一丝不苟,高度负责。在担任乡政府民政、残联、司法助理员和尕秀村工作组干部期间,骑着摩托车奔走于尕秀村与乡机关之间,那时的尕秀村,除村级活动室所在地晒银滩有10多户群众居住外,还没有像今天这样实现高度定居化。广袤的草原上,这里几家,哪里数户,三百多户群众零零星星地分布在三十多万亩广袤的草原上,个别山大沟深的地方通讯不畅,加上群众一年四季搬群转场,个别人又频繁更换手机号码,因此给繁重的基层工作带来更多不便。尽管如此,他依然知难而进,积极做好和县民政、残联、司法部门的衔接协调,把各项工作做得精细精准,助力驻村工作组组长把村级工作做得更好,做到极致。
从兰州理工大学深造4年学成归来时间不长,他便被调到县农林局工作,工作岗位虽然变了,但他对工作的满腔热忱和一丝不苟的负责精神未曾改变。调到农林部门三年多时间,经常下乡,与各位同事兢兢业业把集体林改、高原农作物丰产等工作干得有条不紊,2012年10月被组织提任为尕海乡综治办主任,后又调整为副乡长兼尕秀村工作组组长。从此,尕秀村的街巷、牧场为成为他的办公“阵地”,团结带领驻村工作组干部和村组干部,协助村党支部抓基层党组织建设,将农牧村新农合、低保、计划生育、社会治安、危房改造等工作做实做细,扎实的作风,公道办事的秉性,心里装着老百姓,使他在群众中的威信不断提高,群众也把他当成自己的贴心人。尕秀村的街巷、牧场、帐圈和村级综合服务中心成了他长年累月工作的“流动办公室”,广袤草原的每一个角落都留下了他马不停蹄的忙碌身影,群众间发生了矛盾,邻里出现了纠纷,他本着一碗水端平的原则,积极给予调解。
一切以群众为中心,在实践中提升能力
积极参加“两学一做”常态化制度化学习教育,认真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和党章党规,及时抄写读书笔记,撰写心得体会,坚持用党的最新理论创新成果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推动工作,全面践行党的基层群众路线,身体力行地促进各项工作落实落地,随时进村入户,观察体恤民情,想民之所想、急民之所急,用实际行动诠释了新时期基层好干部的形象。通过深入全面的学习理论、业务知识和事必躬亲的实践,提升了工作能力,历练了综合素养,在乡镇这片沃土上练就了基层领导能力。出生牧区,热爱草原,情系群众,是他干好工作,服务群众的动力,在多年的基层工作中,始终与群众打成一片,把群众的事当成自己的事,对群众的合理诉求想方设法给予解决。在他担任副乡长兼尕秀村工作组组长的几年里,村组干部积极配合各项工作,群众有事也爱找他,几年的时间里,基层组织建设得到大力加强,农村低保做到了应保尽保,公道正派的作风凝聚了人心,各项工作取得了突破性进展,全村的基础设施得到质的提升,危房改造提档升级,“两不愁、三保障”全面实现,脱贫攻坚有了实质性进展,改革和发展的丰硕成果惠及了全村392户1883名牧民群众。人心思稳、致富思源、富而求进的思想观念不断成为主流,广大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明显提升。
作为生于草原、长于草原的牧区乡镇干部,他对当地民众的需求和风俗习惯了如指掌,加之自己酷爱学习,理论素养在多年的基层工作历练中不断提高,在加强理论和业务知识学习的同时,全身心地投入到各项工作落实当中,将各项惠民政策公平合理地落实到群众之中,将党和国家的政策通过藏语面对面地宣讲到群众当中,将各类矛盾纠纷及时化解在萌芽状态。由于群众基础好,又精通藏汉双语,乡党委、政府领导给他安排的工作也多,但他从不计较,尽职尽责将各项工作全力完成。忙时不推辞,工作不推诿,既在牧民群众中留下了好口碑,又成为乡镇干部中为数不多的全能型干部,受到广大同事和上级领导以及村组干部与广大群众的一致好评。
带头参与环境卫生整治,在样板村打造中身体力行
2015年全州环境卫生整治行动启动后,他积极组织广大群众整治尕秀村的角角落落,带领党员和群众奋战在环境卫生整治第一线,村民没有不认识他的,从带着大家干,到引导和宣传群众转变传统落后的生产生活习惯,吃了不少苦,流了不少汗,每次进村入户,他就讲解环境卫生整治的好处,因此被不少群众称为“卫生乡长”,这个称谓,尕秀村民叫的实在,他自己也觉得亲切。这是人们对他工作的一种认可,也是他作为一名乡镇班子成员朴实无华干事创业的写照。
自2017年年初州县开展尕秀村“环境革命升级版样板村”打造以来,他勤勤恳恳、任劳任怨、努力工作,坚持每天早上8时之前,带领驻村工作组、帮扶工作队和村组干部与群众一起奋战在尕秀村的角角落落,在公共场所、路边沟道、草原牧场等区域内不间断地清理白色垃圾,并按要求做好垃圾的收集、调运,确保了视线内无垃圾,河道内无淤塞。农牧村工作琐碎繁杂,作为工作组组长,他积极配合协调州县在开展全域无垃圾环境卫生整治样板村和打造绿色发展崛起新高地上花费了大量的精力,也取得了突破性进展。为了做到环境卫生精细化管理,实行牧户责任区域划包,遇到哪户人家打扫有疏漏的地方,或群众有不讲卫生的行为,他总是不厌其烦地上前提醒。看到村里日益洁净的环境,大伙打心眼里佩服,纷纷自觉维护起家门口的环境卫生。对于“门前三包”“五户联保”制度,贡保兰智布同志首先从村两委班子成员抓起,做到房前屋后干干净净,不乱扔垃圾。在村组干部和党员的宣传推动下,在他的耐心说服下,所有村民都积极做好门前“三包”工作,落实“五户联保”制度,自觉把生产生活垃圾收集起来清运出去。
工作率先垂范,以身作则。他经常深入到每个村民小组、每个示范户里检查指导样板村打造情况,有一次,由于工作太忙而没有注意到工程机械正在作业,不慎被高空坠落的钢筋头子砸到头部血流不止,幸好只是表皮擦伤,不然后果不堪设想,面对这种情况,他去卫生院对伤口进行简单包扎处理后依然坚守在工作岗位。乡镇主要负责人劝其回家休息数日,可尕秀村的打造正在攻坚期,他带着轻伤只是戴了一顶礼帽又继续奔波在样版户的施工院落和村落巷道、停车场、帐篷城搭建、主题文化广场的建设工地上。面对个别村民对村务活动和经费收支不知情而心存疑虑的情况,他与驻村工作组及时修订完善村级管理制度,要求每年村两委对村务活动在党员大会和群众大会分别进行公开,达到了以制度管理人,以制度促进工作落实,以制度凝聚人心的效果。
为了夯实全乡的社会稳定基础工作,他带领乡寺庙办公室一班人将全乡4村的各类僧人进行了全面排查摸底,全面掌握了乡内日朝寺和尕海乡籍的僧人哪一年出家,分别在县域和县外哪些寺院为僧,做到了情况明、底子清,为全乡的社会稳定、宗教和顺、经济发展、脱贫攻坚夯实了基础。
工作岗位变了,不变的是真心服务群众的初心
由于在工作上大胆负责,勇于担当,贡保兰智布同志2017年9月从尕海乡副乡长的岗位上又提任为西仓镇党委副书记兼综治维稳中心主任。鉴于他基层经验丰富,工作能力强,于是镇党委安排其在抓好全镇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和维稳工作的同时,又兼任镇党委、政府驻新寺村工作组组长。调任履新后,他一如既往的发扬埋头苦干、任劳任怨的工作精神。作为一名乡镇党委班子成员和基层干部,他时常提醒自己“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事事处处以共产党员的标准严格要求自己,努力将学习钻研的党的最新理论创新成果运用到工作实践中,在服务群众大力发展生产,探索增收出路中砥砺本领,把实现个人的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融入到服务人民群众,促进产业发展,实现脱贫致富中来,在真心服务人民群众的一点一滴工作中始终铭记一名共产党人的“初心”,在脱贫攻坚推动发展中践行好乡镇领导班子成员的“使命”。西仓镇是碌曲县的一个半农半牧乡,共有3个村14个村民小组,农牧户503户2429人,其中建档立卡初有精准扶贫户113户504人,人均占有草场面积和耕地少是基本镇情;新寺村5个村民小组共有建档立卡户36户156人。贡保兰智布同志面对这一特殊村情,与镇党政一班人充分发挥广大群众自力更生为主、国家帮扶为辅的主观能动性,大力宣讲党和国家的强农惠农政策,及时组织贫困群众和专业合作社社员赴外进行实地考察和观摩,极大地激发了贫困群众的内生动力,通过“用好外力、启动内力、激发活力”的综合措施,引领村组干部在5个村民小组结合产业发展实际组建专业合作社5家,其中尤以根岔种植养殖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社最为突出,在镇党委、政府的引导下,由甘肃省农业机械化技术推广总站牵头,与山丹县祁连山牧草机械化专业合作社达成对口帮扶协议,以“走出去、请进来”的方式,学习借鉴先进经验,2015年以来,农牧户每年户均分红3321元,其他村民小组的专业合作社都确保了农牧户户均至少增收1500元以上的目标。加上几年来不断完善农牧村基础设施,大力拓宽产业发展渠道,全镇贫困户已经减少到现在的3户12人,新寺村减少到1户2人,脱贫攻坚取得了阶段性成效。
积极发挥综合治理和维稳职能,充分发挥自己是当地干部熟悉藏汉双语的优势,深入全县最大的藏传佛教寺院之一的西仓寺院与寺管会一班人建立了良好关系,给众僧大力宣讲党和国家的方针政策,适时深入3村16个村民小组群众中宣讲脱贫攻坚和惠农政策,大力宣传常用法律法规和“扫黑除恶”政策,积极做好信访工作,变群众上访为组织干部“下访”解心结、办难事、顺情绪,推动依法行政工作在农牧村、寺院和镇属各单位有序推进,平安建设取得积极成效;结合党和国家在农牧村实施的一系列惠民政策大力宣讲普惠政策,结合新中国成立70周年和改革开放40多年国家发生的历史性巨变宣讲藏区的新旧对比变化,普及常用法律法规知识,极大地提升了广大农牧民群众和僧众知党恩、感党情、听党话、跟党走的爱党爱国爱社会主义意识。
作为一个多年工作在基层的干部,他处处维护班子团结,在具体的工作事务中处理好与同志、村组干部的关系,做到大事讲原则,小事讲风格,积极做到协调各方,联络上下,乐于助人,关心群众,始终树立了一名乡镇干部“艰苦不怕吃苦,缺氧不缺精神,工作争创一流”的良好形象。早在2011年底他被评为“全县干部百日下乡宣传教育和服务基层活动”优秀工作者,2011年、2012年、2016年、2018年四年年度考核为工作优秀,2019年8月被评为全省优秀公务员并荣记一等功。
面对今后的工作,贡保兰智布同志信心满怀,表示要进一步在维护社会稳定上夯实基础,在巩固提升全镇的脱贫成果上下功夫,在依托产业增收上谋出路,为2020年西仓镇与全国同步建成小康社会发挥自己的积极作用。(沈江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