卓尼:小木耳拓宽产业致富路
金秋九月,走进卓尼县曲华香联合社黑木耳种植基地大棚内,排列齐整的菌袋上长势喜人的木耳格外惹人注目,一朵朵黝黑、软嫩的木耳像一朵朵小花,恣意地绽放着。采摘人员忙着采摘、分拣、晾晒,处处洋溢着丰收的喜悦。
近年来,卓尼县为积极探索车巴河流域种植养殖经济新路径,让“绿色农业”成为车巴河流域经济发展新动力。尼巴、刀告两乡镇以融入辖区高质量发展为目标,紧扣“党建引领生态产业发展”这条主线,加快产业结构调整,发展绿色经济,着力打造以羊肚菌、沙棘、木耳等食用菌种植产业的“绿色”品牌,组建成立了带动辖区所有合作社的车巴种养殖联合社,走出一条效益好、后劲足、合力强的绿色发展新路子。
县曲华香种植联合社管理员旦知肖说,成立了联合社之后,他入了股并成为联合社木耳种植基地的管理员,现在一个月的工资收入是3000元,年底还有分红。
联合社成立期间,乡党委引领辖区内合作社不断探索新的发展思路,通过学习观摩、探索交流、市场调研等前期工作,结合车巴沟特有的自然气候条件,最终决定种植高原富硒沙棘木耳。每年4月份,基地开始栽培种植黑木耳,5月至10份每隔一周采摘一次,一年可摘20多次。车巴沟经济开发股份有限公司业务经理贡布才让表示,下一步计划在卓尼县城附近新建大规模、具有参观性的400座木耳大棚种植基地,还有菌棒的生产,解决一部分农牧民的就业问题。同时,会争取生产出品质最好的本土高原富硒沙棘木耳,向更远的地方发展。
卓尼县曲华香联合社黑木耳种植基地由尼巴、刀告两乡镇的10家种植专业合作社组合而成,目前成员有133户,总投资300万元,建有种植大棚40座,晾干室棚3座,每座占地0.8亩,培育菌棒8万个。每座棚中每年可产出2.5千斤干木耳。通过互联网(抖音、快手、淘宝)平台,利用批发礼盒装、袋装、散装等渠道,预计年收入可达400万元,今年上半年已销售干木耳1万多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