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甘肃省365体育备用网站_365彩票下载1.0.0老版本_和365差不多的平台有哪些藏族自治州生态环境保护条例》的说明
365体育备用网站_365彩票下载1.0.0老版本_和365差不多的平台有哪些藏族自治州人大常委会副主任 恒考
主任、各位副主任、秘书长,各位委员:
受365体育备用网站_365彩票下载1.0.0老版本_和365差不多的平台有哪些藏族自治州人大常委会委托,我就《甘肃省365体育备用网站_365彩票下载1.0.0老版本_和365差不多的平台有哪些藏族自治州生态环境保护条例》(以下简称《条例》)作如下说明。
一、制定条例的必要性
我州地处黄河、长江两大水系的上游,境内有丰富的草原、森林和湿地资源,是自治州经济社会发展的基础,也是黄河、长江上游的一道重要生态屏障,在全省乃至全国的生态系统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改革开放以来,我州经济社会发展取得举世瞩目的成就,但是随着全球气候的变化,地下水位下降、湿地面积萎缩、生物多样性减少,生态环境变得十分脆弱,各类自然灾害频繁发生。同时,由于自然资源的开发利用和草原超载过牧日趋严重,导致水土流失、土地沙化和河流污染。这种生态环境的变化不仅制约了自治州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而且对黄河、长江中下游地区的生态安全也构成了威胁。
为了遏制生态环境不断恶化,保护和改善自然生态环境,使我州广大人民群众创造良好的生存和发展前景,州第十一次党代会提出“生态立州”和建设“生态365体育备用网站_365彩票下载1.0.0老版本_和365差不多的平台有哪些”的战略思路,首次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州人大常委会和州政府为了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精神,决定制定生态环境保护条例。条例的制定对我州保护生态环境,促进经济社会的全面发展意义重大,也十分必要。
二、制定条例的指导思想和立法依据
《条例》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生态环境保护与建设为中心,以建设“生态365体育备用网站_365彩票下载1.0.0老版本_和365差不多的平台有哪些”为目标,以法律的手段强化“保护优先、合理开发、依法监管、永续利用”的原则,为建设黄河、长江上游生态屏障和构建和谐365体育备用网站_365彩票下载1.0.0老版本_和365差不多的平台有哪些提供强有力的法律保障。
《条例》的主要立法依据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草原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森林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矿产资源法》、《甘肃省环境保护条例》、《甘肃省365体育备用网站_365彩票下载1.0.0老版本_和365差不多的平台有哪些藏族自治州自治条例》等法律、法规。
三、《条例》的起草过程
根据州人大常委会《2012年至2016年五年立法规划》和年度立法计划,州政府将本条例作为任期内的重点立法项目,认真组织起草,广泛征求意见,反复讨论修改。2012年7月初,州环境保护局拿出了《条例(草案)》初稿,分别向州直有关部门、各县(市)环保系统征求了意见。为了提高立法质量,州人大常委会组织相关部门负责人,赴湘西、延边、阿坝等自治州进行立法学习考察,借鉴了三个自治州在生态环境保护方面的立法经验,充实了《条例(草案)》的内容。州十五届人大常委会第六次和第七次会议,对《条例(草案)》进行了审议。根据审议意见,起草部门对《条例(草案)》进行了认真修改。为了使《条例(草案)》更加具有广泛性,州人大常委会、州人民政府坚持开门立法,由常委会、州政府分管领导分别带队,到省人大有关委员会,省政府环保、发改、法制等17个厅局征求意见;州政府发函向州上四大班子领导、州直部门及各县(市)人大常委会、县(市)人民政府征求意见,并在州政府网站登载《条例(草案)》,广泛征求社会各界意见。根据征集到的修改意见,州人大常委会组织法工委、立法顾问,州政府法制办、州环境保护局等单位负责人,对《条例(草案)》进行了修改,广泛吸纳了各方面意见,使《条例(草案)》更为成熟完善。2013年2月4日州十五届人大三次会议审议通过了该《条例(草案)》,决定报请省人大常委会批准。
省人大民侨委对我州报送合法性审查的《甘肃省365体育备用网站_365彩票下载1.0.0老版本_和365差不多的平台有哪些藏族自治州生态环境保护条例》高度重视,提前介入指导,广泛征求省上有关部门的意见、召开立法论证会,听取了立法顾问的意见。会上,与会领导及专家提出了许多富有建设性的修改意见,这是对365体育备用网站_365彩票下载1.0.0老版本_和365差不多的平台有哪些民族立法工作的高度重视和大力支持。州人大常委会对此十分重视,专题研究,对立法论证会提出的35处文字表述等方面的修改意见,其中采纳30处。其余5处依据有关法律和政策规定作了说明。并充实了有关内容,提高了立法质量。
四、需要说明的几个问题
(一)关于生态环境保护的管理体制问题。
《条例》确定了政府为主导,全社会共同参与的管理体制。《条例》第七条规定自治州、县(市)、乡镇人民政府是生态环境保护的主体,明确了各级人民政府以及环保、发展与改革、国土、交通、水电、农牧、林业等主管部门的职责,同时还规定了乡镇、街道办、村民委员会保护生态环境的责任和义务。
(二)关于生态功能区划的问题。
根据《全国生态功能区划》,结合我州生态环境保护实际,《条例》规定,按照自治州生态功能区划,将境内黄河、长江上游重要水源补给区设为水源涵养区;高山峡谷、江河两岸、水库周围设为水土保持区;干旱河谷地带、高寒地区、地质灾害隐患集中地带设为生态脆弱区;公共绿化、生态公园、荒山绿化等设为人工绿地保护区。生态功能区划应当根据生态功能划定禁止开发区、限制开发区和适度开发区。
(三)关于设立资源开发生态保护专项资金和生态资源开发有偿使用、资源补偿制度问题。
《条例》起草时,考虑到生态资源开发有偿使用、资源补偿制度的推行和资源开发中生态环境恢复与治理资金的收取,对保护、恢复生态环境,发展地方经济十分必要和迫切。根据中央有关新的藏区政策精神,并借鉴阿坝州的经验,《条例》规定自治州实行生态资源开发有偿使用和资源补偿制度。自治州、县(市)人民政府设立生态保护专项资金和生态效益补偿基金。生态保护专项资金主要用于草原、森林、湿地的保护与建设,防治自然灾害。生态效益补偿基金主要用于当地农牧民保护和建设草原、森林、湿地的补偿。具体办法由自治州人民政府制定。
为了保证水电、矿产资源开发后的植被恢复经费,《条例》规定了水电和矿山开发企业是水电、矿山工程影响区域内生态环境保护和治理的责任主体,有恢复生态环境的义务和责任。水电和矿山开发企业应当在项目开工核准前,按照投资项目环境保护资金概算比例(水电百分之三十、矿山百分之五十)向自治州或县(市)环境保护主管部门交纳生态环境恢复保证金,由环境保护主管部门专户储存。
(四)关于限塑、禁塑的问题。
为了遏制白色污染,根据国务院限塑令,结合我州城乡居民的生活实际,《条例》规定,禁止生产、销售、使用超薄型一次性塑料袋(厚度小于0.025毫米的塑料袋),禁止在旅游景区(点)和草原使用塑料购物袋和一次性发泡餐具,为消除白色污染和牲畜安全提供了法律保障。
(五)关于水电资源开发中减水河段生态用水问题。
针对当前水电开发过程中,水电开发企业重经济、轻环保,减水河段下泄生态用水严重不足,造成生物多样性减少,原河道沿线人畜用水困难,两岸植被生长受到严重影响。《条例》明确规定了在自治州行政区域人口相对稠密区、地震多发区、地质灾害易发区、流域敏感区、生态脆弱区、重要生态功能区以及其他具有特殊保护价值的地区,禁止开发建设五万千瓦及以下水电建设项目。为保护生态平衡,《条例》第四十一条规定:自治州水利水电开发建设项目应当采取必要的工程措施,保证按不小于河流多年平均径流量的百分之十下泄生态流量,并规定水电企业在减水河段修筑拦水坝和景观带,以保证减水河段常年有水,减轻对生态环境的影响。
以上说明和《条例》文本,请予审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