迭部地处岷山南麓、白龙江中上游,是镶嵌在甘肃南部青藏高原上的一颗璀璨的绿色明珠,是名副其实的红色革命胜地,是一个在全国屈指可数的居于原始森林中的林区县。县境内森林广袤,江河纵横,山川秀丽,湖泊碧蓝。野生动植物资源种类繁多,植被覆盖率达87%;栖息着大熊猫等国家一、二、三级重点珍稀野生保护动物。是甘肃南部重要的绿色生态屏障。
狠抓政策优势,全力推进生态文明示范县。近年来,在党中央国务院的的亲切关怀下,在省委、省政府和州委、州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全县上下坚持以十七大精神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以改革开放为动力、加快发展主题、项目建设为主导,抢抓西部大开发和国家扶持少数民族地区发展的历史机遇,把改善生态环境最为加快发展的前途,将生态保护与建设作为推进经济跨越式发展和社会长治久安的切入点,举特色旗、打绿色牌、建生态县,大力实施“生态立县”战略,知难而进,坚决贯彻执行国家生态保护建设政策,实施了“天保”工程、生物多样性保护、草原保护建设工程、退耕还林工程、水体流失治理、防灾减灾等一系列生态保护和建设工程。以社会、经济、环境协调为原则,以生态经济为主线,生态环境为条件,生态文化为灵魂,对那些不符合迭部县生态建设现状、不适应形势发展要求的规划目标和具体指标以主要建设领域和重点任务等进行必要的调整充实,根据党的十七大作出的关于建设生态文明的战略部署,围绕创新和发展主题,通过生态环境建设,加强生物多样性保护和生态文化建设,增强可持续发展能力,着力培育以水电、旅游为龙头的支柱产业,推动了县域经济的健康、协调、快速发展,全县呈现出出民族团结、经济发展、社会进步、宗教和顺、城乡面貌日新月异、人民安居乐业的大好局面。
实施项目建设,生态文明建设遍地开花。按照总体工作思路,继续有效实施天保工程,巩固实施成果,继续搞好天保工程区外国家重点公益林管护工作,确保森林资源的健康和安全,完成天保二期方案编制工作。根据国家重点公益林区划界定标准,将天保工程区内、外符合标准的林地尽早申报纳入国家重点公益林补偿范围。结合新农村建设,初步建成了10个生态示范村,为全面开展特色生态村、镇建设工作探索方法积累经验。继续实施农村能源建设项目,以沼气建设为主,兼顾推广太阳能、节柴灶、薪炭林建设,减轻群众在生活能源上对生态公益林的压力。循环经济发展初具形态,完成退牧还草和1万亩封山育林、1万亩中幼林抚育补贴试点工作。新增有林地面积4.3万亩,森林覆盖率从54.5%提高到58.7%以上。同时,积极推广太阳能热水器、太阳能灶、节柴灶等新技术和新产品,完成3500户农村沼气、4250台太阳灶、1954台藏式高效节能炉、25套太阳能光伏科技书屋设备、9所小学教室太阳房改建及23个农村沼气服务网点建设。通过国家森林生态补偿机制,积极实施“迭部县农村小水电建设以电代薪项目,力争迭部群众用电得到国家财政电价补贴。加快生态旅游产业建设,进一步加强旅游基础设施建设,完善旅游基础设施,积极发展自然生态旅游、乡村民俗旅游;争取将扎尕那省级森林公园晋升为国家级森林公园,启动北山森林公园项目建设;争取将扎尕那地质公园晋升为国家级地质公园的申报工作;在现有农家乐、藏家乐、林家乐的基础上,继续扩大规模、提升经营水平和服务质量,同时,在扎尕那景区开发中要做到保护,保护中开发的实施项目模式,为发展旅游提供更好的条件和环境。
创新宣传教育,生态文明建设根深蒂固。宣传教育,树立迭部生态意识。围绕“绿色长征”,在全县掀起生态文明建设宣传教育活动,把宣传教育与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创先争优等活动紧密结合起来,采取多种有效措施抓教育,组织宣讲队分 期分批对全县干部职工和广大农牧民进行有计划的培训,在全县掀起生态文明建设宣传教育活动。先后组织宣讲队分期分批对全县干部职工和广大农牧民进行有计划的培训,学习宣传迭部县生态文明建设知识读本。为做到保护生态从娃娃抓起,在县域学校内将生态文明教育纳入教学课程,邀请专家、教授举办专题讲座,组织有关人员到青海三江源自然保护区、甘肃石羊河流域生态功能区等地进行实地考察学习。继续举办好每届中国生态文明腊子口论坛,使“中国生态文明腊子口论坛”为品牌论坛,为迭部实施“生态立县”战略打造强有力的平台和广阔的前景,不断提升迭部的知名度和影响力。在全县干部群众中牢固树立生态保护意识,调动了广大干部群众支持参与生态文明建设的积极性。
“绿色长征”与“红色长征”一脉相承,它是“红色长征”的延续和发展。昔日“红色长征”转折点腊子口,今天又成为“绿色长征”的起步点,这是一种历史的必然,它承载了5.6万迭山儿女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决心、勇气、信念和理想。继续长征精神,建设生态文明,是历史赋予迭部人民的神圣使命。(赵洛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