巾帼花开香满船城
——卓尼妇女儿童事业发展扫描
王芝莲
伴随着扑面而来的春风,“三.八”国际劳动节如约而至。回眸过去,卓尼县妇女儿童事业芳菲满径,硕果累累。广大妇女同胞在县委、县政府的领导下,拼搏进取,奏响了妇女儿童事业发展的时代旋律。
构建妇女儿童心灵港湾。为维护妇女儿童合法权益、展示妇女风采,县妇联加强基层组织建设,加强“12338”妇女维权热线使用及全县各乡镇15所妇女儿童维权站建设工作,建设了10所“留守儿童之家”,为刀告、多坝、申藏学校“留守儿童之家”捐赠各类少儿图书3000余册及价值2500多元的体育用品。在留守妇女相对集中的木耳镇木耳村、多坝村、纳浪乡纳浪村、申藏乡申藏村、柳林镇城西、城南社区,创建了6所省级标准化“留守妇女阳光家园”,并为这6所“留守妇女阳光家园”争取了部分活动用品。目前,全县已有35个“双联”帮扶单位完成了对联系户婴幼儿营养包的捐赠工作,共收捐款4.71万元,发放营养包4239盒,471名儿童受益。为身患重病的女童张艳珍筹措了5000元的救助金。为苗公布草等8名患有乳腺癌和宫颈癌的贫困妇女发放“两癌”救助金5.6万元。为申藏乡中心小学的20名贫困学生申请到“音乐之声”儿童资助项目,使20名贫困学生三年内每年可享受到300元的资助。并努力把“留守儿童之家”、“留守妇女阳光家园”精心打造成宣传政策的阵地、传播知识的课堂、维护权益的“娘家”、科学教子的园地、服务妇女的窗口、联系群众的载体,让广大农牧村女性在新农村建设中走进妇女“主战场”。
巾帼建功唱响幸福主旋律。该县妇联立足于推动妇女创业就业,统筹协调各职能部门的资源,为193户农户发放妇女小额担保贷款963万元,其中种植业56户,贷款金额280万元;养殖业38户,贷款金额190万元;服务业、农家乐等个体户99户,贷款金额493万元。农牧村受益妇女达2800余人。为25户贫困妇女和贫困单亲特困母亲争取实施了危房改造项目,发放25万元危房改造资金。为增强广大妇女的创业能力和经营管理水平,拓展她们的创业视野和信息渠道,县妇联联合农林、科技、社保、扶贫部门举办药材种植、家政服务、旅游接待、牲畜疫病预防、大棚蔬菜种植等方面实用技术培训活动3期/次,教育培训创业就业农牧村妇女400人/次,累计输转妇女劳动力800余人/次。培树“双学双比”女能人10名。共创建巾帼创业农牧业科技示范基地6个,巾帼致富带头人11名。卓尼县申藏乡小沟村高原日光温室蔬菜生产基地被评为全国农村妇女岗位建功先进集体,卓尼县信用合作联社城关信用社获得甘肃省巾帼文明岗,卓尼县申藏乡小沟村高原日光温室蔬菜生产基地获得甘肃省农村妇女岗位建功先进集体等荣誉称号。
完善社会化妇女儿童维权网络。为维护广大妇女合法权益,县妇联开通了12338维权热线,为妇女儿童提供法律咨询、法律援助等维权服务。充分利用 “三·八”维权周、“四·五”普法日、6.26国际禁毒日等重要节日,加大《妇女权益保障法》、《未成年人合法权益保护法》、《预防未成年人犯罪》的宣传力度,积极与各成员单位联合开展了各种法制宣传咨询活动和妇女小额担保贷款宣传活动28场(次),悬挂横幅32条,宣传资料2.9万余份,受教育群众达3.6万人(次)。通过印发宣传资料、制作版画、等多种形式的宣传活动,引领妇女学法、守法、知法、懂法,不断提升妇女自我维权能力。联合县综治委、司法局、计生委、劳动就业局到县城中心地段开展有关外出务工、回乡创业、妇女维权、法律援助等各项法律、法规宣传咨询活动,发放《法律援助手册》、《农民工维权手册》和《降消项目宣传手册》等宣传资料 1500余份。加大个案调处力度,接待来信来访10件次,办结9件,办结率达90%。
作家冰心说:世界上若没有女人,这世界至少要失去十分之五的“真”、十分之六的“善”、十分之七的“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