骑着摩托车行进近5公里,牧民叁旦来到邻村的扎西卓玛家,不厌其烦地讲起如何在即将到来的虫草采挖季里保护草山。这对他而言,是很平常的日常安排。
36岁的叁旦有两个身份:青海省果洛藏族自治州甘德县柯曲镇的牧民,以及柯曲镇的草场管护员。他皮肤黝黑、头发蓬乱,常年奔走在草原上,使他对裤脚沾上的泥土毫不介意。
“其实这个职业对我来说并不陌生,因为对于我们藏族牧民来说,从小就像保护自己的眼睛一样保护着这片高原草地。”叁旦说。
叁旦说,平时他主要的工作是确保管辖的5万亩草场草畜平衡,还承担起森林防火、草原野生动物保护等工作。闲暇的日子里,他还协助基层防疫员进行草原鼠害治理。
“我一直对周边牧民说,挖了虫草的坑里要埋上几粒燕麦,这样草坯才能恢复得更好,我们要感恩三江源的雪山、圣水与丰美的草原。”叁旦说。
草原上的牧民过着逐水草而居的生活,叁旦说,从夏窝子到冬窝子转场的日子里,他也会骑着摩托车,看看牧民们有没有留下生活垃圾,有时他也会帮助牧民将挖开的水渠填补好。
甘德县农牧林业科技局局长扎旦告诉记者,目前,甘德县农牧林业科技局只有4名工作人员,但需要负责该县1010多万亩草场的草原管护工作。在地广人稀的青藏高原,当地政府通过招聘草原管护员的形式,填补管理空缺。
“草原牧民在保护草场,保护高原生态方面有着天然的优势,他们保护生态的意识非常强。”扎旦说,现在全县171名草原管护员是保护草原的重要力量之一。
据介绍,目前青海有草原管护员9489名,他们保护着4.74亿亩的可利用草场,占青海省草场面积的近九成。
38岁的加央也是甘德县的草原管护员,坐在他已掉了漆的摩托车上,记者感受到了草原管护员的艰辛,一路骑行、一路颠簸,乐观的他却一路放歌。
加央告诉记者,平时,他会告诫牧民煨桑时尽量使用牛粪、不要用木材,这样会破坏森林资源,巡查的路上发现有人在柯曲河钓鱼时,也会上前阻止,并将已钓的鱼放生。
“作为三江源的牧民,我们必须从源头上对自然进行保护。我在家里也会开玩笑告诉孩子们,不要乱采草原的花朵,不然个子会长不高。”加央笑着说。
如今,加央早已习惯了东奔西走的日子,饿了,在老乡家吃碗酥油炒面;困了,就在老乡家的帐篷里凑合一夜。
“对于我来说,草原管护员更多的是一份责任。”加央说。
原标题:藏族牧民成为三江源头的生态守护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