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雪山下的“淘金人”
大批“淘金人”涌进药山采挖虫草。四川日报 吴传明 摄
每年的4至6月,便是高原群众采挖虫草的黄金季节。5月中旬,记者来到黑水县晴朗乡海拔3900多米的高山上,记录了雪原深处的草山“淘金人”。
大山深处的晴朗乡是有名的虫草采挖地,因为这里虫草多且大,便吸引了周边多个乡镇近万人涌进山里 “安营扎寨”。
在蓝天白云的雪山下,三五成群的“淘金人”趴在山坡草地上仔细地寻找虫草。茫茫草原上,要挖到一根虫草,也是一件不容易的事情,如果运气好,一天能挖十几二十根,运气不好,一天连一根都挖不到也是常有的事。当采挖者发现一根虫草,周围的伙伴们都会围过来庆贺一番,看看芽苗的长势后再用小尖锹小心翼翼地挖出虫草,捧在手心里将包裹住虫草的泥团搓实,以保持虫草水分,然后再一锹将草皮复原盖实又开始在草地上继续寻找。
直到下午4、5点钟,大家才结伴而行下山回到帐篷前商贩聚集的市场进行虫草交易。由于今年虫草价格下滑,往年30-50元一根的虫草,现在只能卖到10-30多元了。

一根藏在草丛中的虫草很难被人发现。四川日报 吴传明 摄

人们在山坡上仔细寻找。四川日报 吴传明 摄

人们在山坡上仔细寻找。四川日报 吴传明 摄

发现一根虫草,伙伴们都要围过来看热闹,然后会小心翼翼地将虫草挖出来。四川日报 吴传明 摄
一名当地人在海拔约4600米处的山坡挖出一根冬虫夏草。四川日报 吴传明 摄

挖虫草是当地群众一年的一项主要收入。四川日报 吴传明 摄

每天下午6点多钟,“淘金人”便回到聚居地交易虫草。四川日报 吴传明 摄

虫草按质论价。四川日报 吴传明 摄
虫草按质论价。四川日报 吴传明 摄

“淘金人”在帐篷前给前来收购的商贩做交易。四川日报 吴传明 摄

山谷下的小溪边是“淘金人”的搭建帐篷的聚居地。四川日报 吴传明 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