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奇葩竞芳菲
——卓尼大力推进文化建设工作纪实
小县拍摄央视电影,文化工作项目化……卓尼文化呈现出欣欣向荣的发展势头。2014年,卓尼立足于自身实际,积极发展文化产业,打造文化品牌,努力实现将潜在的文化影响力转变为城市竞争力,将丰富的文化资源转变为现实生产力。
提高文化产品的供给能力
一是组织人员对卓尼特有文化现象进行了深入挖掘,按照出新品、出精品的要求,在人民出版社出版了图书《话说洮砚》、甘肃美术出版社出版的《洮砚的鉴别与欣赏》,其中《话说洮砚》入选文化中国系列书籍。二是投资930万元的《卓尼土司》电影在北京、兰州首映和展映,有力地宣传了卓尼五大文化之一的《卓尼土司文化》。三是创新编排了《藏王鼓舞》、《洮河春韵》和《香巴拉之恋》等贴近卓尼实际和群众生活的舞蹈。积极将《卓尼土司》电影及纪录片、《美丽卓尼》歌曲等内容申报甘肃省“五个一”工程项目。四是顺利召开了卓尼县第一次文代会,正式成立了县文联,组建相应的机构,协调组织洮砚、文学、音乐舞蹈、秦腔协会、书法美术摄影协会开展工作。指导县柳林中学成立了校园文化《柳絮》文学社协会。柳林中学武术协会代表365体育备用网站_365彩票下载1.0.0老版本_和365差不多的平台有哪些州参加省民运会,获得集体“三等奖”荣誉。五是县文联于6月组建编委会,创办了以文学为主,反映卓尼“五大文化”的综合性刊物《卓尼文艺》,7月正式创刊。为繁荣文艺创作、培养新的作家队伍、文艺工作者和文艺爱好者才艺交流提供了良好的平台。开通了卓尼文联博客,成为宣传内刊《卓尼文艺》及其他文艺动态的网络支撑平台。12月底前,计划完成2014年第二期《卓尼文艺》的编辑出版工作。
推动文化产业快速发展
通过战略合作引进了一批文化项目,投资1.3亿元的文化产业项目卓尼县旅游生态服务中心在兰洽会上成功签约。全县文化市场经营单位35家,文化产业从业人员达到376人,文化产业投资额为7300.201万元,文化产业增加值达1561万元,预计在年末达到1980万元,增速将达35.62%。
着力推进文化资源保护传承
积极申报推荐阳坝古城、禅定寺为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将俄藏旧堡子、石门寺、迭当什古城3项申报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将卓尼木雕、三格毛服饰、土族民歌申报为国家非遗名录,将阿迦、善巴申报为省级非遗名录。迄今,卓尼共有6处省级文物保护单位、3个省卓尼级非遗名录、2个国家级非遗名录。对全县十五大类文化资源存在现状进行了详细普查,并对所普查的768条文化资源,2304张照片进行了分类分级评估,建立卓尼县文化资源名录。完成卓尼洮河风情线项目建设工作的前期项目的科研、项目评估、环评、地勘等工作,目前正在筹集资金之中。开展民族特色文化保护工作,进一步发掘整理三格毛服饰、提提玛服饰、北山服饰、杓哇土族服饰、车巴沟服饰等具体有卓尼特色的民族服饰。卓尼县通过中国文房四宝协会评审,成功申请“中国洮砚之乡”荣誉称号。
公共文化服务体系进一步健全
一是以建设社会主义新农牧村为契机,加强对15个乡镇宣传文化活动站和两个村文化活动室的日常管理及指导工作,建立文化站(室)工作职责和制度、财产档案和工作台帐,明确管理人员,使文化站(室)正常运转。二是由县委宣传部牵头,县科技局、文广局、卫生局、人口局、林业局、司法局、农牧局等单位配合开展“科技、文化、卫生、法律”四下乡活动,发放宣传资料及实物、开展义诊5000余人(次),在重大节庆点开展“千台大戏送农牧村”送戏下乡68场,服务观众达8.3万余人(次)。开展法律咨询5.3万余人,发放各类宣传资料25000余份,书籍9000余本,放映数字化电影1160场次,服务群众累计10.43万人次。举办书法爱好者书画交流会,开展书画艺术作品展出。拓展图书馆的免费开放服务内容和标准,全年阅读人次5314人(次),阅览12458册(次),借阅人次931人(次),册次2947册,免费办理借书证累计531个。电子阅览室接待读者5260人(次)。三是对全县15个乡镇综合文化站进行评估定级,确定1个一级站,2个二级站,12个三级站。完成了禅定寺、贡巴寺等16个寺庙书屋的图书配套工作。四是将文化馆挂牌创建为学校学生校外活动基地,使学生能够在课余时间积极体验文化生活,有效提高学生品德和文化涵养,支持柳林小学学生校外实践活动工作。五是投资1280万元的卓尼县“两馆”(图书馆、文化馆)项目建设工作,已开工建设。六是结合实际制定了《卓尼县“乡村舞台”建设实施方案》。通过摸底调查,完成15个乡村舞台的建设任务。组建了柳林镇上卓村秦腔社团、完冒乡完冒村锅庄舞社团、洮砚达勿巴郎鼓舞社团、木耳镇社伙队等16个乡村民间自办文化社团。
精心做好规划编制工作
制定并下发卓尼县华夏文明传承创新区建设领导小组、《实施方案》和《总体方案》。明确了围绕“一区”、“十三板块”、建设两个产业园区、一个产业基地、拍摄一部电影(电视剧)和实施五项工程的“2115”计划,各小组分别制定了相应的分方案。多次研究论证、修改完善了《卓尼县洮砚文化传承保护利用发展规划(2014—2020》,完成《卓尼县华夏文明传承创新区十三板块分方案》,目前正在广泛征求意见和修改完善。 (王芝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