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普查四阶段
根据国务院农普办安排,第三次全国农业普查从准备工作开始到各项工作任务完成,大约需要3年左右的时间。整个普查工作分为四个阶段来进行:
第一个阶段是普查工作准备阶段。农业普查的各项工作要在2016年四季度以前基本完成。主要工作包括:拟定工作计划、组建普查机构、落实普查经费、配置普查设备、制定普查方案、布置普查任务、培训普查人员、开展宣传动员以及普查区和普查单位地址编码等。
第二阶段是现场登记阶段。从2016年10月开始到2017年5月农业普查的现场调查工作全部完成。这一阶段的主要工作是:开展普查前的总动员、确定普查小区、组织清查摸底调查、组织现场调查、完成乡镇普查表和行政村普查表的联网直报、复查验收普查数据等。
第三阶段是数据质量抽查和数据处理阶段。从2017年5月到12月底基本完成。这一阶段的主要工作是:开展数据质量抽查、普查数据的审核汇总、数据质量评估、数据的分析、主要数据的发布和普查资料的编印。
第四阶段是工作总结及材料开发阶段。从2017年12月到2018年12月底基本完成。这是普查成果最终实现的阶段,这一阶段的主要工作是:普查资料的深度开发、普查成果的发布、农村统计调查基础信息系统的建立、普查文件汇编和归档。
六、普查有神器
随着科技发展,在统计调查中越来越多地应用科学技术手段和先进设备开展工作,此次第三次全国农业普查,就创新调查手段,充分运用遥感等现代信息技术手段开展调查。在普查方式上,全力推进遥感、手持智能数据采集终端(PDA)等现代信息技术的应用,利用互联网对普查数据进行联网直报,全面提升普查的工作效率、数据质量和服务水平。
一是应用遥感技术测量主要农作物播种面积。这次普查将对我国重点地区主要农作物稻谷、小麦、玉米、棉花的播种面积进行遥感测量,测量出它们的时空分布,为国家粮食安全提供更加准确的决策依据。
二是大力推进手持智能数据采集终端采集数据。在对普通农户、规模经营户和农业经营单位进行普查时,使用手持智能数据采集终端入户访问登记,并将普查数据实时传输,将大力提高我国统计的信息化水平,同时也有利于减轻普查员的负担,提高普查数据质量。
三是推进联网直报在普查中的应用。在对行政村和乡镇进行普查时,将充分利用现代网络信息技术,在所有乡镇实行联网直报,并且力争在东部地区以及中西部较为发达的地区,对行政村的普查也实行联网直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