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径长途 花香弥漫
——援藏医疗专家“组团式”支援卓尼医疗工作纪实
郑君武 滕丽萍 李海涛
“太阳和月亮有着同一个名字,她的名字叫光明;汉族和藏族有着同一个母亲,她的名字叫中国。”这是援藏医疗专家来到卓尼后都会唱的一首歌,唱出了他们的心声。
随着“组团式”援藏医疗专家的到来,卓尼县医院的各个科室全是医生们忙碌和紧张的身影,腹腔镜胆囊切除术、阑尾手术……各个科室满满的都是患者。
架接 “桥梁” 全力援藏
2015年12月,首批49名“组团式”医疗援藏专家按照省委组织部、省卫生计生委统一安排部署,到达365体育备用网站_365彩票下载1.0.0老版本_和365差不多的平台有哪些州各受援医疗单位开展帮扶援藏工作,纷纷忙碌在各受援单位的一线岗位上,这是推动卓尼县精准扶贫精准脱贫的一项重要措施,也是推进卓尼县医疗卫生事业快速发展的一项重大举措。
如何向藏区进一步的推广中医适宜技术和提高县人民医院全院的护理水平,一直是省中医院援藏专家舒劲副院长及其团队日思夜想的问题,他们利用培训、讲课、开展教学查房、领台手术、手把手带教等多种方式进行“帮传带”。工作中,专家们充分利用自己精湛的医术和丰富的管理经验,帮助受援科室不断完善和规范疾病的检查、诊断、治疗、术后功能锻炼等各项诊疗项目,积极帮助受援科室开展新技术、新项目,这些举措进一步强化了受援科室医护人员的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促使医院提高急危重症、疑难杂症的救治水平,且效果显着,短短数月,前来就诊及住院的患者较去年同期明显增加。
救死扶伤 彰显大爱
星夜奔波,纵有高原反应,也阻挡不了诊疗团前行的车轮,刚到卓尼,省中医院援藏腔镜专家王学军主任就开始了工作。
“救命啊,医生,快点救救我丈夫”一名中年妇女撕心裂肺的求救,此时王学军主任到卓尼县医院还不到一小时,就迎来了他到卓尼的第一例手术。这是一个疝气病人,他表情痛苦,王学军仔细诊断发现其腹股沟有一巨大疝,大量小肠进入阴囊并形成嵌顿,患者病情万分紧急,需马上手术,否则就会发生肠坏死,他当机立断让值班医生叫来了刚要吃饭的主管医师。术前谈话、交代病情、安排手术、完善检查,很快,这名嵌顿疝患者被推上了急诊手术台,王学军主任带领卓尼县医院马长安、谈吴刚医师,顺利完成了这台“无张力疝修补术”(李金斯坦无张力疝修补术)。手术结束时,夜幕已完全笼罩了整个县城,松了一口气的患者和家属们不知道,他们刚刚经历的是国际疝修补术的“金标准”手术。
“是啊,以前像这类疑难重病的患者们都会去省城大医院就医,花费自然不少,且牧区的患者由于沟通不畅,更是困难重重,援藏专家们的到来是更多藏区疝患者的福音”卓尼县医院医生马长安说。
“输血援助”到“造血帮扶”
援藏的前3个月,肾病专家李建省博士和护理专家吴润卿副主任护师为全院培训中药热敷、中药涂擦、中药熏洗适宜技术,卓尼地处高原,风湿性疾病高发,中医适宜技术的蜡疗技术对其尤其适用,因此受到了县医院全体医护人员的好评,为医院进一步开展中医适宜技术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援藏专家们通过“传帮带”,对护理人员从理论知识抓起,再将平时帮教的技能知识进行定期考核,理论与实践结合,使护理人员的护理水平在实践中不断提升;并就中医适宜技术蜡疗技术的理论知识体系、临床适应症、操作规范及注意事项等进行了系统的讲解。全体医护人员认真学习、仔细记录…感动就这样如一股暖流,在春寒料峭的卓尼,在美丽的船城,在春苗吐绿的洮河之滨,在援藏专家和全院职工们的心间涌动。
同样的坚守,同样的感动。内科病房中,援藏专家李建省博士针对一位30岁慢性肾功能衰竭的患者,对县医院内科人员从慢性肾脏病分期到治疗进行了系统的讲解,在其指导下,医院为患者制定了系统规范的中西医治疗方案来配合中药肠道透析治疗,并给患者就饮食宜忌事项进行了细致耐心的讲解。由于之前这类患者少,医疗水平有限,治疗肾衰竭这类重症疾病的药物在县医院并不多,李建省博士了解了这一情况后,在例行休假回来时带来了治疗贫血及排毒的药物,这使患者的病情有了明显好转,家属感动的拉着李博士的手,用生疏的普通话一个劲的说着“谢谢,谢谢”…
船城医疗卫生的春天真的来了,在这片热土上生根发芽,造福船城的每一位父老乡亲;而在援藏工作中发生的那些感人瞬间和省中医院与卓尼卫生人的深情友谊,也必将被永远定格在船城这片充满生机的土地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