藏王故里春潮涌
----卓尼县人才工作纪实
郑君武 朱必君 李海涛
近年来,卓尼县人才工作紧紧围绕实施州委“五大战略”和县委“五抓五区”的发展思路,以落实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为主线,以育才引才用才为重点,着力稳定现有人才、培养本土人才、引进急需紧缺人才,努力营造重基层、重业绩、重贡献的用人导向,确保落实党管人才工作,统筹抓好各类人才队伍建设,为实现转型跨越发展和社会长治久安提供更为有利的人才支撑。
多方引才 助推经济转型
2015年,卓尼县教育系统引进特岗教师本科及以上学历教师23名,签约农硕生2名,事业单位招录教师155名,保障省教育厅选派12名顶岗支教大学生,完成1名引进高学历人才转正考察工作。
落实“三区”人才支持计划,完成12名县派教师到乡镇、10名省派教师到县直学校支教,10名文化人才的招聘和选派工作。对教育系统岗位认定151名教师取得了中级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 166名教师取得了初级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幼教资格认定26名,卫生系统高级职称评定1人,副高级职称材料审核、论文答辩7人。县人事局师级职称认定 6人,士级认定4人,中级资格考试通过且正在办理8人,师级24人,士级资格办理23人。针对电焊,建筑工种,中式烹饪,摩托车、家政服务行业等内容设置培训专业,培训后考试合格已取得初级工国家职业资格证书678人,达到“培训一人、就业一人、致富一户、带动一片”的培训效果。
人才协作 服务城乡统筹
卓尼从县直机关和“双联”单位选派45岁以下、基层工作经历不满两年或岗位经历单一的优秀人才,到42个建档立卡贫困村挂职,任村党组织第一书记,帮助指导产业发展,推广先进农牧业技术,培养乡村实用人才,推动农牧村小康社会建设。
利用在线学习平台,组织全县各乡镇及县直各部门(单位)的2055处级及以下在职干部参加在线学习。组织、选派参加各级各类培训班45期,培训党员、领导干部1322人(次)。卫生系统组织选派工作人员参加等国家级培训班3人(次)、省级培训班66人(次)、市州级61人(次)、县级305人(次)、共计参加培训441人(次);教育系统组织选派工作人员参加等国家级培训班31人(次)、省级培训班142人(次)、市州级20人(次)、共计参加培训249人(次);人口计生系统举办培训班7期,共计参加培训400人(次)。11个乡镇举办电焊,建筑工种,中式烹饪,摩托车、农机具维修,家政服务行业培训班,培训学员1767人(次);举办卓尼藏式木雕培训班,培训245人(次);举办洮砚的制作技术和工艺美术制作技艺培训班,培训110人(次);举办农牧民书屋管理员培训班,培训150人(次);举办农村妇女技能、陇原巧手手工编织、妇女电子商务培训班,培训1195人;举办旅游从业人员、景区讲解员、农(牧)家乐经营管理人员培训班,培训457人;由县委组织部、县农牧局、县扶贫办、县人社局、县经信局等部门单位牵头,开设农牧村党员及致富带头人、农牧业实用技术、“两后生”、劳务技能、合作社经理等方面的培训,共整合涉农培训资金376万元培训农牧民7030人(次),颁发劳务技能资格证书2000个。
创先争优 打造人才高地
邀请专家专题辅导讲座、交流座谈等形式,结合“三严三实”精神,以各乡镇、县直机关部门单位科级干部为重点,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八大、十八届三中全会和习近平总书记系列讲话中关于人才工作的重要论述,通过学习,使各级领导干部树立强烈的育才引才用才意识,形成惜才爱才护才的良好风尚。组织中心组学习38次,到基层、学校宣讲168场。
加大人才政策的宣传力度,充分运用卓尼党建网、人才信息平台、五彩卓尼微信平台和报纸、电视、电台等宣传阵地,广泛开展了人才工作经验和各类人才先进典型宣传活动。利用宣传平台发布人才工作政策、人才供求等各类信息172条,公布32家单位的空缺职位90个,毕业生求职登记570人,营造了服务人才队伍建设的良好氛围。
通过调研督查活动完成《推进人才向基层一线流动的问 题研究》调研报告;针对如何用好用活现有人才和引进急需紧缺人才等课题,起草制定《卓尼县人才引进工作实施方案》、《卓尼县引进人才暂行管理办法》和《关于推进卓尼县人才工作创新发展的实施方案》,进一步完善了《卓尼县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
细化工作任务,人才工作列入《基层组织工作目标责任书》作为一项重要内容与各乡镇、人才工作成员单位层层签订了责任书。制定印发了《卓尼县2015年人才工作要点》,明确了年度人才培养、使用、引进的重点目标任务,进一步完善了全县人才工作体系。建立副高职称专家人才库,继续补充完善县级其他人才队伍工作信息库,督促指导人才成员单位、乡镇同步开展了信息库基础资料收集整理、审信息录入等工作,使得人才高地逐步显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