阳关三叠书写大美船城
——365体育备用网站_365彩票下载1.0.0老版本_和365差不多的平台有哪些卓尼县开展精准扶贫攻坚工作纪实
卓尼又名船城,素有“藏王故里,洮砚之乡”的美誉,安多地区藏传佛教文化的发祥地之一,总面积5419.68平方公里,耕地面积16.77万亩,天然草原总面积499.98万亩,总人口10.15万。县域地理位置优越,历史人文郁盛,物产丰饶,风光迤逦,卓尼地处黄土高原与青藏高原接壤的褶皱地带,是青藏高原的屋檐,光照充足,气候适宜。作为一个甘肃南部的小县城,但是网箱养鱼规模已达2.7公顷,规模跃居全省第二,年产量达15吨。卓尼既是一片发展的热土,也是国家重点扶贫县,在历史的长河中,卓尼的发展正由传统的输血式扶贫方式改为精准扶贫模式。笔者以守望者的身份期许卓尼的明天会更美好,也期盼卓尼人总会有引以为自豪的那一天。
——题记
也许是巧合,盘点2016年卓尼县的扶贫工作,“三”这个数字不断挑动着我们的视线;也许是天意,这么多的“三”让人想起《道德经》: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又让人想起那首着名的古琴曲《阳关三叠》。2016年,卓尼县扶贫办“十个手指弹琵琶”,同样拨奏出了一曲一唱三叹,在循环往复间达到极致和谐的绝音妙响……
重点任务落实:“333”扶贫计划唱响主旋律
2016年是打赢脱贫攻坚战的首战之年,县委、县政府把脱贫攻坚作为头等大事和“一号工程”。一场聚焦全县贫困村的精准脱贫攻坚大决战,在卓尼县北中南山区的主战场如火如荼地进行。卓尼县贫困面大、贫困程度深、基础设施条件滞后,全县各乡镇之间的整体发展水平参差不齐,差距明显,县委、县政府针对这一严峻局面,在深入调研、充分论证的基础上,结合全县扶贫现状和县情实际,制定出了切中卓尼扶贫脉搏的“333”扶贫攻坚计划,即从2014年开始,整合涉农项目资源,集中力量,先难后易,重点突破,将全县15个乡镇分三片区(北部、中部、南部),用三年时间,分三步走到2016年实现基本脱贫目标。仅2014年-2015年,共整合各类涉农项目资金10亿元以上,集中攻坚北部片区和中部片区,两个片区农牧村面貌发生巨大变化。2016年攻坚重点在南部四乡(柳林镇、木耳镇、喀尔钦乡、纳浪乡)。三年计划整合项目和培训资金15亿余元 。2014年,整合各类涉农资金和灾后恢复重建资金4.33亿元,用于北部六乡的扶贫攻坚;2015年,整合各类涉农资金和“尼江”地区扶贫开发资金7.49亿元,重点向中部片区5乡镇精准发力、合力攻坚。2016年整合涉农项目资金3.81亿元,重点攻坚南部四乡,全县总体面貌发生了巨大变化,群众生产生活得到明显改善。
聚集力量: “三位一体” 构建脱贫攻坚大格局
走进这片培育着红色政权、植根着红色信念的土壤,扑入眼帘的是经济发展、文化繁荣、山川秀美,社会和谐的繁荣景象,璀璨的脱贫攻坚之花,在这座古老而年轻的城市尽情绽放。卓尼县凝聚社会各方力量,坚持“渠道不乱、性质不变,各负其责、各记其功,集中投入、专款专用”的原则,将各种资源有效打捆,有力推动了专项脱贫、行业脱贫、社会脱贫“三位一体”脱贫攻坚大格局,切实提高涉农资金综合使用效益。制定出台了《卓尼县2016年涉农项目资金整合方案》和《卓尼县2016年涉农培训资源整合方案》,整合交通、发改、水电、国土、住建、环保、卫生、农牧、等涉农单位项目资金3.81亿元,瞄准南部片区实施基础设施、公共服务、发展产业和建设生态文明示范村等项目。
同时,整合组织部、人社、经信、工商、扶贫等涉农培训资金529.05万元,针对南部片区贫困户青壮年劳动力、“两后生”开展劳务技能、实用技术等各类培训5000多人(次),截至目前,扶贫部门已完成贫困户青壮年劳动力实用技术培训2000多人(次)。劳务技能培训工作委托甘肃东方技工学校和兰州商业会计学校深入贫困村扎实开展培训工作,2016年共培训2513人次,投资323万元。其中普通劳务技能培训1880人,投资188万元;互助资金培训三期210人,投资21万元;尼江项目:合作社社长培训13人,投资4万元;转移牧工培训50人,投资10万元;普通劳务培训100人,投资20万;特殊劳务技能培训长线班第一期45人,投资22.5万元;挖装机培训200人,投资50万元。
专项扶贫:三个产业环环相扣
专项扶贫也是脱贫攻坚的基本支撑点。通过建档立卡精准识别,紧密结合卓尼县情实际,围绕基础设施、增收产业、科技扶贫等三个产业内容。安排第一批财政扶贫专项资金4366.72万元,在南部4乡镇实施整村推进项目8个,主要实施贫困村基础设施、劳动力培训、村级互助社等扶贫项目。按照365体育备用网站_365彩票下载1.0.0老版本_和365差不多的平台有哪些中部(车巴河流域)特困片区扶贫发展规划》,2016年第一批计划中继续在车巴河流域安排扶贫专项项目资金2000万元,主要实施基础设施、社会民生、产业开发、人力资源培养等四大类项目。基础设施类项目投资1533万元,村道硬化6条9.1公里,投资364万元;防洪河堤及水渠7处2440米投资368万元;尼江片区扶贫项目村道硬化3处15.5公里,投资621万元,防洪河堤2处1.8公里,投资180万元;产业类项目投资264万元,尼江两村苗木培育补助项目投资150万元。
为了进一步规范互助资金财务管理机制,提高运行监管工作能力,切实发挥互助资金在农牧民群众增产增收中的有效作用,使其效益最大化,委托兰州商业会计学校对全县15个乡镇的扶贫专干和97个村级扶贫互助资金协会所在村委会的包队干部、互助资金协会财务人员进行专业培训。截至目前,全县村级扶贫互助资金协会97个行政村已全覆盖并正常运转,总投资4620.3万元,其中全县42个贫困村扶贫互助资金协会州级配套资金210万元,县级配套资金420万元目前正在拨付当中。
联合双联力量:三个思路形成综合效应
在结对帮扶工作上,成立产业发展指导小组,指导和动员县直联村单位和县乡两级联户干部,按照“一乡一业、一村一品、一户一策”的三个发展思路,全力以赴为联系村、联系户争取和落实富民政策,促进生产发展。
县委、县政府立足“谁来扶”这一难题,整合双联干部、挂职干部、大学生村官、乡镇包村干部等帮扶力量,立足解决“谁来扶”这一难题,有效整合双联干部、挂职干部、大学生村官、乡镇包村干部等帮扶力量,不但在省定42个贫困村组建驻村帮扶工作队,而且在33个非贫困村(贫困户在30户以上)组建驻村帮扶工作队,把工作机制创新作为推进脱贫攻坚的重要抓手,健全完善各项工作机制,制定出台了目标任务、重点工作、政策措施、责任分工“四合一”清单,明确工作任务和责任。同时,大力推行“县级干部包片抓乡、科级干部包村抓组、双联干部和驻村干部蹲点包户”和“不脱贫、不脱钩,不小康、不罢休”的双联帮扶机制,建立周报告、月调度、季通报和年终考核工作机制,保证各级干部“下得去、蹲得住、干得实、能成事”。在驻村帮扶工作实践中,康多乡多玛村驻村帮扶工作队积极探索、大胆创新,以PPT课件的形式制作了精准扶贫精准脱贫网格地图,对贫困户实行“网格化”管理,这一模式已在全县范围内得以推广。
年光似鸟翩翩过,世事如棋局局新,这一年,卓尼县扶贫办真正做到了年初工作会上提出的“把工作重点转向拓宽新思路,把扶贫重点转向开发新格局,把服务重点转向拓宽农牧民增收渠道”,实现了三赢:卓尼发展、群众受益、社会满意。(中共卓尼县委宣传部 后卓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