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一片充满希望的沃土
——卓尼县文化旅游产业发展综述
通讯员 王芝莲
卓尼县境域广阔,地形复杂,发育出大量苍翠的山、峡、河、溪,奇峰、峻岭、清泉、洞穴及莽林、草原,使卓尼山河旖旎,无限壮美。青山绿水中的奇峰俊崖如神工鬼斧、妙自天成;茂密的原始森林、广袤的草原翠绿如染,更加装点烘托着这幅优美的图画;卓尼是古代“汉藏走廊”的通道之一,孕育了中华民族灿烂文化的一隅;又是古代羌、吐谷浑、吐蕃等民族活动的中心地带。悠久的历史,灿烂的古代文化给这块土地留下了丰富的历史遗迹。依托丰富的自然生态资源和厚重的民俗文化底蕴,以华夏文明传承创新区建设为平台,围绕藏王故里·洮砚之乡”“九色365体育备用网站_365彩票下载1.0.0老版本_和365差不多的平台有哪些香巴拉·五彩卓尼大峪沟”旅游文化形象定位,充分挖掘五大特色文化内涵,着力打造旅游品牌。
产业定位大视野。该县理清发展思路,突出旅游业在国民经济发展中的地位,结合本县实际,邀请具有旅游规划甲级资质的旅游规划设计研究院编写完成《卓尼县红色旅游资源开发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卓尼县车巴沟景区旅游资源调查与开发战略研究》等12个规划文本,以更新的思路、更高的水平勾勒出卓尼县旅游业发展的宏伟蓝图。基本形成了山水观光游览、休闲度假、觉乃民居民俗、宗教朝拜、文化旅游等多元化的旅游产品结构体系。
旅游推介大气魄。“酒香也怕巷子深”。为吸引更多游客到卓尼感受特色文化、欣赏绿色美景,不断实施“走出去、请进来”的办法,创新宣传方法,在银川、南京、上海等地举办多项旅游宣传促销活动。集中打造绿色、生态、民俗、文化、休闲等旅游品牌。投资300万元与上海铭格文化传播有限公司签订《卓尼营销策划及实施合作》,邀请专业团队对卓尼进行旅游营销宣传,邀请省内外新闻媒体对风光秀丽的自然资源和浩繁独特的人文资源进行实景拍摄及采访;在兰州市中心(盘旋路十字)、中川机场高速公路口、兰临高速路、临康高速、连霍高速、西寨桥头、多坝桥头、冶力关、康多峡、江可河分别设立大型户外旅游宣传广告牌;邀请相关电视媒体拍摄制作完成以杨积庆烈士事迹为主题的纪录电影《卓尼土司》、纪录电影《红色记者与杨土司》、《大藏经》及电影故事片《石器时代》(原始部落)、高清电影《卓尼土司》。注册开通卓尼旅游中英官方网站、《五彩卓尼》腾讯官方微博、《甘肃卓尼—中国洮砚之乡》新浪官方微博以及卓尼旅游官方微信公众号,通过图文、视频等展现形式对卓尼旅游进行推介宣传,从而使更多的旅游者更形象、直观的接受信息。目前,卓尼旅游官方微博已经成为重要的旅游信息发布、驴友交流的平台,成为外界看本地的一扇窗口。旅游宣传矩阵粉丝已达十几万人,粉丝遍布全国各地。先后举办了汉藏故道卓尼行——中国媒体重走洛克路媒体采风、卓尼香巴拉公益对接、卓尼山地自行车赛、卓尼国际自驾狂欢节、第15届中国·九色365体育备用网站_365彩票下载1.0.0老版本_和365差不多的平台有哪些香巴拉旅游艺术节·第二届卓尼风情旅游艺术节暨卓尼国际自驾狂欢节等一系列重大节庆活动,活动期间,邀请省内外媒体进行全方位宣传,催热了旅游市场。特别是第二届卓尼风情旅游艺术节暨卓尼国际自驾狂欢节期间,东方卫视、海峡卫视、旅游卫视等60多家媒体参会并报道了活动盛况。据统计,活动举办的7月份,大峪沟景区共接待游客12.2821人次,创旅游收入2907.57万元,有力带动了景区发展,旅游经济效益十分显着。
产业发展大作为。旅游业作为现代服务业的一类,对于品质的要求极高。人们享受旅游,便希望在旅游中获得快乐、舒适、美好。基于此,卓尼将“为游客提供最优质的服务”作为全盘工作的重中之重,加大扶持,让每一个行业、每一处空间、每一个人都成为展示卓尼形象的窗口。全县上下大力发展“农家乐”、牧家乐,为“农民增收、农业增产、农村发展”开辟了一条新途径,同时也为旅游经济的增长创造了新亮点。目前全县农(牧、藏)家乐达到58家,其中星级“农家乐”18户,已形成了农家乐连片开发模式的雏形。以生态城市定位,以安多藏族风格为基础,以卓尼觉乃民俗为基调,先后投资上亿元,用于景区(点)交通、住宿、餐饮、游览、安全、卫生、通讯、购物、资源、环境保护等的开发建设。相继完成大峪沟景区多坝至一线天景区三级公路、大峪沟景区塔古滩游客接待中心以及两处道路观景台和自驾车营地建设项目。
经过几年发展,卓尼旅游整体服务功能不断提高,旅游管理工作相继规范,城市亮化、美化工程不断加大,宾馆(饭店)规模、档次明显提高,吃、住、行、游、购、娱六大旅游要素日趋完善,旅游产业功能得到优化和提升,产业带动作用日益彰显,社会经济效益显着提高。
“大峪沟景区发展得这么好,我们当然也跟着沾光啊。”谈起自家这几年来发生的翻天覆地的变化,卓尼大峪沟景区内塔古村藏香园农家乐主人马志强一脸喜悦。
随着国家4A级景区——大峪沟的发展,马志强和家人抓住时机,去年修建了藏香园农家乐,精心装修,干净整洁。马志强也由曾经的打工仔,摇身一变成了小老板。
得天独厚的自然风光和人文环境吸引大量外来游客流连驻足。这也让许多和马志强一样的当地群众尝到了甜头,他们建起一家挨着一家的农家餐馆。这些昔日面朝黄土背朝天的农民,如今都成了“坐地收金”、腰包鼓胀的小老板。
“是咱大峪沟的好山好水为我们铺就了致富的门路,我们都是沾了生态旅游的光才过上了好日子。”当地群众如是说。
全县旅游业省内外乃至有了前所未有的反响,赢得了广大外来游客的一致好评。卓尼旅游业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时期,旅游人数与旅游综合收入逐年提升,尤其是自驾游、摄影游、民俗游、乡村游等高端游客大幅增加。2017年,接待游客105.3万人次,增长18%,实现旅游综合收入4.85亿元,增长22.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