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建共治共享美丽西藏 描绘乡村振兴生态底色
——自治区水土保持局积极推进水土保持工作综述
“保护好青藏高原生态就是对中华民族生存和发展的最大贡献。”
“要把生态环境保护放在更加突出位置,像保护眼睛一样保护生态环境,像对待生命一样对待生态环境。”
……
这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对西藏的生态环境作出的重要指示,为确保“世界上最后一方净土”生态环境良好提供了行动指南。
近年来,自治区水土保持局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生态文明思想,坚持“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绿色发展理念,坚持问题导向和目标导向,狠抓责任落实,充分依靠先进技术手段,全面履行水土保持职责,着力提升管理能力与水平,真正做到基础扎实、监管有力、治理有效,为加快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发展提供支撑,为保障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提供保障,为乡村振兴描绘出生态底色。
凝聚合力推进水土流失综合治理
水土流失是生态环境“顽疾”。区水土保持局不断加快推进水土流失综合治理,紧紧围绕中央生态文明建设、乡村振兴和脱贫攻坚等重大战略部署,持续推进重点区域水土流失综合治理,治理区域内群众生产生活条件和生态环境明显改善。
数字是最好的佐证。预计12月底,我区将完成水土流失治理面积335.06平方公里,治理任务完成率80%;将完成投资12437.8万元,投资完成率80%。
区水土保持局积极推进年度治理任务,将年度任务分解到市、落实到县,明确地方主体责任,同时将水土保持生态建设项目向水土流失严重的老少边穷地区倾斜,治理效益明显。通过召开推进会、督查、通报等方式,加快推进重点工程实施,强化资金管理,强化监督检查和验收把关,扎实推进投资进度。
我区还逐步夯实水土保持基础工作。统筹推进水土保持规划、培训等基础工作,不断完善水土保持支撑体系,水土保持发展基础更加坚实。
水土保持基础工作不断完善,修订完善《西藏自治区水土保持分类管理办法》,制定《自治区水利厅关于进一步深化放管服改革、全面加强水土保持监管的实施意见》和《西藏自治区生产建设项目水土保持方案技术评审管理办法》,经自治区水利厅研究后下发。《西藏自治区水土保持规划(2019-2030年)》于2019年8月获得自治区人民政府批复。启动“十四五”规划编制工作。完成我区2018年实施《全国水土保持规划(2015-2030年》自评估报告工作。
推进水土保持监测和信息化应用
西藏自治区“生产建设项目水土保持分类管理咨询服务平台”的上线运行,标志着我区生产建设项目水土保持实现“互联网+”服务。
这是区水土保持局紧紧围绕管理需求,大力推进水土保持监测和信息化应用、取得实质性进展的缩影。
扎实推进水土流失动态监测。水利部印发全国水土流失动态监测规划(2018-2022年),明确了年度动态监测目标和任务。我区2019年完成自治区级53个县、106.25万平方公里动态监测任务,并以县为单位开展2018年度水土流失动态监测结果的消长分析评价工作。
信息化应用取得阶段性进展。结合监督管理需要,通过高分遥感、无人机等高新技术手段,积极开展自治区级10个重点生产建设项目信息化监管和61个生产建设项目遥感监管工作。持续推进国家重点治理工程图斑精细化管理,对13个2019年全区在建、完工的国家重点治理工程开展图斑精细化管理工作。
引导社会各界聚焦水土保持
区水土保持局、拉萨市水利局在林周县阿朗乡中心小学开展水土保持科普知识进校园活动,用藏汉双语向广大师生讲解水土保持相关法律法规;
区水土保持局联合林芝市水利局、墨脱县水利局开展水土保持国策宣传进工地活动;
日喀则市水土保持监测中心依托驻村点,开展水土保持进农村宣传活动,加强了农牧民群众对水土保持工作重要性的认知;
……
这是区水土保持局有效引导社会各界聚焦水土保持工作,多形式、多角度、全方位开展水土保持宣传活动的一个缩影,切实增强了社会公众对水土保持的认识。
放眼新时代,水土保持工作任务更加艰巨。
2020年,区水土保持局将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引,认真贯彻落实区党委和区水利厅党组的各项决策部署,坚持问题与目标导向,着力提升依法履职能力,努力推动水土保持监督管理、综合治理、监测和信息化等各项工作取得新成效;继续扎实推进党的建设和廉政建设,重点加快推进水土保持生态建设,持续做好水土流失动态监测工作和信息化应用水平,着力抓好水土保持项目建设管理,继续加强水土保持宣传教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