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征途中的伟大转折:俄界会议

俄界会议是中共中央在长征途中甘肃境内召开的一次重要会议,对确定红军北上进入甘肃的战略方针,战胜张国焘分裂、破坏党和红军,为长征胜利提供根本保证。

1935年9月11日,中共中央率领红一方面军红三军团到达甘肃省迭部俄界地区,同先行到达的红一方面军红一军团会合。12日,为及时向红军广大指战员解释党中央率领一、三军团和军委纵队先行北上的意图,重新调整部队的战斗部署,确定进入365体育备用网站_365彩票下载1.0.0老版本_和365差不多的平台有哪些后的战略方针,在毛泽东的提议下,党中央在今迭部县达拉乡俄界(高吉)村召开了政治局扩大会议。参加会议的政治局成员有:毛泽东、张闻天、秦邦宪、王稼祥、何凯丰、刘少奇、邓发7人。列席会议的有:蔡树藩、叶剑英、林伯渠、杨尚昆、李维汉、李德(共产国际顾问),一军团的林彪、聂荣臻、朱瑞 、罗瑞卿和三军团的彭德怀、李富春、袁国平、张纯青。毛泽东在会上作了《 关于与四方面军领导者的争论及今后北上战略方针》的报告,阐述了中央红军今后的任务与到达365体育备用网站_365彩票下载1.0.0老版本_和365差不多的平台有哪些后的战略方针。


俄界会议在毛泽东等人的主持下,揭露和严肃批判了张国焘的退却主义、军阀主义和反党、分裂红军的错误,作出了《关于张国焘同志的错误的决定》。会议提出:“红军总的方针是北上,但是由于张国焘的分裂行为严重削弱了北上红军的实力,在目前敌我力量悬殊的情况下,应改变川陕甘计划”。确定红军以后的战略方针是:“北上红军经过甘东北和陕北,以游击战争去打通和共产国际的联系,以便取得共产国际的帮助。首先在接近苏联的地区创造一个根据地,休整部队,壮大红军,然后再以更大规模、更大力量进取陕甘广大区域”。为确立和加强全军的领导核心,会议成立了由毛泽东、周恩来、王稼祥、彭德怀和林彪组成的 5人团,作为全军的最高领导核心。会议决定组建中国工农红军陕甘支队。会议通过了彭德怀关于缩小部队编制的建议,并由李德、叶剑英等5人组成编制委员会,开始进行部队的编制工作。会议还作出攻打天险腊子口的决定,迅速打开全军北上的最后一个天堑大门。会议特别强调指出:今后红军的行动要迅速、敏捷,要千方百计地爱惜和保护干部,竭力为革命保存骨干力量。会后,党中央还召开了营以上干部会议,向干部们说明采取新战略方针和迅速行动的必要性,并向全军发出中央《为执行北上方针告同志书》,传达到全体指战员 中。号召红军广大指战员团结在党中央周围,战胜张国焘的分裂路线,为实现中央新的战略方针而奋斗。 (党史办供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