吊兰的风格
杨旭明
长期在机关伏案办公,加之挑灯夜战,颈椎疼痛和视力下降的病痛悄悄缠上了我,工作效率自然比原来低了许多。
初春的一个上午,我到县医院进行了综合检查后,医生对我说:“没事,以后要保证睡眠,坚持锻炼。最好在办公室养上几盆吊兰,可以消除疲劳、恢复视力。”说实话,我并不喜欢吊兰,一副垂头丧气、不求上进的样子。离开医院后,我在街上买了一个花盆,下午,铲了一盆沙土,随便掐了几簇吊兰栽上,浇透水之后放在办公桌左边的窗台上。
日子在忙碌中悄悄溜走,我根本无暇顾及这盆吊兰,没有给它浇过水,也没有给它施过肥、打过药。我不曾想到,这盆吊兰在与干旱抗争、与贫瘠较量、与病虫作战的过程中,碧绿的叶子竟把整个花盆盖住了,沿着花盆垂下去,把上部的空间主动让给那些娇贵的花草。又过了一段时间,它长出了几根嫩茎,下垂的茎端先后抽出一簇簇嫩芽,绿绿的,窄窄的,煞是好看。世间的植物哪怕攀援缠绕都要向上生长,以便吸收更多的阳光,争取更大的空间,不断展示自己。然而,吊兰却“无意苦争春”,叶和茎都向下生长,并且生机勃勃、绿意融融,让我敬佩不已。后来,吊兰的茎端竟然绽出了一串串纤细洁白的小花朵,仔细观察,吊兰的花也是向下开的,我每天不禁要多看几眼。吊兰花开了一拨又一拨,缕缕清香溢满了整个夏天。或许是由于吊兰的缘故罢,我感到神清气爽,耳聪目明,脖子不痛了,眼睛也不涩了,工作起来干劲十足。看病和养花二者“风马牛不相及”,却达到了殊途同归的目的,自己怎么就没有悟透呢?
我们生活在一个充满竞争、瞬息万变的时代,不如意之事常有。看到吊兰,我在想它能够独辟蹊径,把空间和阳光让给同类,同样开辟出一片新天地,同样把绿色和花香奉献给人们,“顽强拼搏、无私奉献”不正是吊兰的风格和精神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