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水舟曲展新姿
—舟曲“十二五”发展经济社会发展纪实
中国365体育备用网站_365彩票下载1.0.0老版本_和365差不多的平台有哪些网讯 “十二五”以来,舟曲紧紧围绕全面完成灾后重建和深入推进扶贫攻坚两大任务,按照县十四次党代会确定的目标,攻坚克难、扎实工作,谱写了舟曲经济社会发展的崭新篇章。
经济持续健康发展
十二五期间,舟曲圆满完成了“8·8”灾后重建任务,共实施重建项目186个,累计完成投资52.85亿元,占规划投资的105.3%。经过灾后重建,舟曲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城镇市政设施、服务功能实现跨越式提升,峰迭新区成为全省小城镇市政设施和基本功能最为完善的城镇,老城区市容市貌焕然一新,舟曲的建设步伐至少向前推进了二十年。同时,总投资4401万元的25个岷县漳县6.6级地震灾后恢复重建项目全面完成。深入实施“3341”项目工程和“6955”交通突破行动,舟曲立节至四川永和三级公路、峰迭新区至代古寺二级公路开工建设。加快通畅工程建设,新增通车公路里程146公里、硬化村道666.8公里,行政村通畅率达100%、自然村通达率达81%。人饮到户率90.6%,集中供水率9.4%,稳定解决安全饮水率达100%,成为全省首批实现饮水安全的县。编制完成《舟曲县城乡一体化规划》等总体规划和31个村庄专项规划,峰迭、立节完成撤乡建镇,丁字河口小城镇建设启动,城乡发展一体化建设加快推进。建设廉租房3396套、公租房1823套,实施棚户区改造2105户,改造农村危旧房10737户。新老城区供气率达到18%,老城区集中供热工程建成投用。新增变电总容量20兆伏安,新建改造供电线路208公里,动力电实现自然村全覆盖。移动网络覆盖率达到96.3%,农村宽带覆盖率达到82%。

“十二五”末,实现地区生产总值13.77亿元,年均增长11.5%,人均GDP由2010年的5340元提高到10411元。产业结构由“十一五”末的30.7:15.9:53.4调整为26.4:13.3:60.3。累计完成固定资产投资137.4亿元,比“十一五”期间增加78.2亿元,是“十一五”的2.32倍。完成地方财政收入8937万元,比“十一五”末增加6419万元,年均增长28.73%。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达2.8亿元,比“十一五”末增加1.2亿元,年均增长11.5%。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18547元,比“十一五”末增加8172元,年均增长12.3%;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5142元,比“十一五”末增加2524元,年均增长14.5%。金融机构存贷款余额分别达到53.35亿元、30.16亿元,比“十一五”末增加18.95亿元、22.44亿元。
紧盯“一号工程”精准扶贫
在中组部扶贫工作组和各级帮扶单位的指导帮助下,紧紧围绕省政府批复的《舟曲县“十二五”扶贫攻坚规划》,整合资金17.5亿元实施了82个扶贫项目,推进了“九大攻坚任务”和“五项辅助工程”建设。严格按照“56344”精准扶贫精准脱贫总体工作思路,全面落实“1+17+1+2”实施方案,举全县之力打好精准脱贫攻坚战。累计实施整村推进项目92个、专项扶贫项目160个、易地扶贫搬迁项目13个。累计发放各类惠农贷款13.39亿元。各级双联单位累计为贫困户帮扶生产生活物资1562.89万元,发放慰问金1382.37万元,帮办实事1532件,实施总投资1.96亿元的各类项目568个。全县贫困人口由2010年底的9.12万人减少到2014年底的2.17万人,减贫6.95万人,贫困面由70.8%下降到17%。

力实施“159”现代农业发展行动计划,壮大提升优质经济林果、中藏药材、特色养殖、设施种植、劳务经济五大特色优势产业。全县经济林果总面积达到15.54万亩,其中核桃10.74万亩;种植中藏药材10.01万亩;2015年发展土鸡82万只、土猪12万头、土蜂1.5万箱;建成塑料大棚2300座,日光温室135座,羊肚菌人工试种成功,在16个乡镇的525座大棚全面推广;完成技能培训1.86万人次,职业技能鉴定8952人,实用技术培训4.16万人次,劳务输转19.72万人次,创收24.2亿元。
心系民生统筹协调发展
五年来,县财政累计投入1.4712亿元,实施一大批民生实事。扎实推进城镇下岗失业人员、高校毕业生、城镇转业退伍军人和失地农民的就业工作,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以内。各类保险体系进一步完善,社会弱势群体得到有效救助和关爱。新建城乡养老机构33所。城乡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实现应保尽保,贫困户和贫困人口享受低保的比例分别达到94.82%、90.34%,城市低保人均月补助标准提高到328元,农村低保月补助标准一类提高到275元、二类提高到234元,农村五保对象年补助金提高到4114元。3347名贫困残疾人纳入低保,累计为残疾人落实各类救济救助资金1462.86万元。县财政五年落实配套资金2460万元,实施了总投资6662万元“一事一议”财政奖补项目408个。
义务教育学校标准化建设有序推进,不断加强乡村幼儿园建设,学前教育、义务教育、高中教育同步发展,学前三年毛入园率、义务教育巩固率、高中阶段毛入学率、高考录取率分别达到62.18%、86.04%、89.98%、90.66%,较“十一五”末分别提高51.9、10.3、36.2、12.66个百分点。引进和招考教师739名,教师队伍不断壮大,结构不断优化。制定出台了《关于进一步推进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实施意见》、平行班学业水平测试等一系列规章制度,办学行为进一步规范。成立了振兴教育促进会,县财政投入资金150万元,累计募集资金474.5万元,社会力量捐资助学氛围日益浓厚。计生卫生体制改革全面完成,标准化乡镇卫生院和村级卫生室基本实现全覆盖,重症监护室(ICU)、血液透析室、舟曲储血点、“120”急救调度指挥体系建成投用。全面推行“先治疗、后付费”诊疗和“一卡通”限时结报模式。食品药品监管体系基本建立,检验检测能力和信息化水平大幅提升,群众饮食用药安全得到有力保障。

深入推进新一轮退耕还林等生态工程,累计植树造林22.15万亩,义务植树224万株,兑现造林补助7107.86万元、草原修复补助5925万元。淘汰土山羊9万多只,发放补助438.575万元。森林覆盖率达到31.77%。不断规范矿产资源开发秩序,乱采滥挖矿产资源行为得到有效遏制。实施地质灾害防治项目32个,修建防洪堤54.2公里,保护耕地0.34万亩。新老城区污水处理厂、垃圾填埋场建成运行,城区污水集中处理率和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分别达到65%和75%。全县GDP能耗同比下降,主要污染物排放量均控制在目标值以内。深入开展城乡环境卫生大整治,城乡面貌焕然一新,生态美、自然美、环境美的良好形象得到充分展示。
邀请中国旅游研究院高起点编制《舟曲县旅游总体规划》和重点景区修建性详细规划。实施拉尕山、翠峰山等基础设施建设和博峪民俗风情园、民俗风情街等一大批文化旅游项目,拉尕山被评为国家4A级旅游景区和全省“最佳生态旅游景区”,全县A级以上旅游景区达到5个。扶持发展农(林、藏)家乐107个、旅游专业村2个。成功举办第十六届中国九色365体育备用网站_365彩票下载1.0.0老版本_和365差不多的平台有哪些香巴拉旅游艺术节暨第二届舟曲民俗风情楹联文化节,打造了“中国第一楹联文化街廊”,“中国楹联文化县”创建成功。农家书屋、寺庙书屋实现全覆盖,“三馆一站”和拉尕山藏民俗博物馆、泥石流纪念馆免费开放,数字电影院建成投用,“户户通”、“村村通”覆盖率均达100%,《多彩的舟曲文化》、《藏乡江南——全国楹联大赛作品集》等一大批舟曲本土文学作品出版发行,文化旅游融合发展迈出了新步伐。2015年接待游客27.24万人次、创收1.18亿元,分别是“十一五”末的3.2倍、3.7倍。 (冯晓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