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坪定乡立足资源优势,狠抓富民产业培育,在全乡范围内大力推广发展中藏药材种植,全乡中藏药材种植呈现出种植品种多样化、面积规模化、模式创新化、农户增收效益化和种植技术科学化五大新趋势。
一是种植品种多样化。坪定乡通过政府引导、双联扶贫贷款、科技扶持、农民专业合作社示范带动等措施,建成特色产业示范点2个,药材种植农民专业合作社达21个,种植药材品种主要有党参、当归、羌活、黄芪、红芪、大黄、柴胡等。
二是种植面积规模化。建立标准化药材生产示范田2个640亩,其中在垭豁梁建立以党参、黄芪、羌活为主的标准化药材生产示范田330亩,在马场建立以当归、党参、黄芪、羌活为主的标准化药材生产示范田310亩,发展中藏药材育苗160亩。2016年完成中藏药材种植面积5840亩,其中柴胡512亩、板蓝根553亩、大黄648亩、羌活836亩、黄芪991亩、红芪120亩、党参1480亩、当归601亩、半夏81亩、独活18亩。
三是种植模式创新化。成立中藏药材种植专业合作社,采取“公司+专合社+农户”或“专业合作社+农户”的发展模式,上连市场,下连百姓,使党参、羌活、黄芪、柴胡等主要品种成为有市场潜力的中藏药材。
四是农户增收效益化。农户流转土地,并以土地参股,同时在药材基地务工获取劳动报酬,受益药材种植的群众每年户均增加收入3000元,药材种植已成为带动当地农民群众脱贫增收的主要渠道之一。
五是种植技术科学化。通过县乡及农牧部门开展药材种植技术宣传、推广、培训,群众科技种植药材意识不断增强。乡农技站及时对中藏药材种植户提供技术指导。上半年来共举办培训班16期,培训农民760人(次)。通过共同努力,使中藏药材产业已经成为坪定乡的支柱产业,使“生态坪定,药材之乡”奋斗目标逐步成为现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