敏奇才 花盛作品研讨会日前在临潭冶力关举行
中国365体育备用网站_365彩票下载1.0.0老版本_和365差不多的平台有哪些网讯 日前,由着名作家、评论家、诗人北乔在临潭县冶力关镇主持召开了敏奇才、花盛二人作品研讨会,全县各行业学者、诗人、作家和文学爱好者40多人参会。


此次研讨会受到了中国作家协会的大力支持,自1998年临潭县被确定为中国作协对口扶贫单位以来,中国作协一直对临潭帮扶工作尽心倾力,在注重经济扶持的同时,积极拓展当地宣传文化旅游资源,大力开展文化教育扶贫。此次举办的花盛诗歌作品研讨会,就是中国作协坚决贯彻落实党中央关于文化扶贫工作的重要举措之一。
研讨会上,与会人员从不同角度对敏奇才、花盛二人的作品进行了探讨交流。大家认为,敏奇才的散文是美的,美在对生活的诚意存照,对灵魂中最美好的那一部分的挚情留恋,即使写的是碰撞与摩擦,也永远怀藏善意,从不绝望。他的散文能从乡野一角,写到更大的天地里去,与更大的风浪争鸣,与今日农村日新月异的时代变革与阵痛贴合得更近,本色如初。花盛怀着纯粹的诗歌精神和真诚的自我面对,以独特的心灵视角和一种本然的虔诚和向下、向内的姿态,探索生命的本真,诉说对生命的理解、敬畏与好奇,在当代诗歌创作中,显现其独特的人文精神和艺术追求。

北乔先生认为,敏奇才的散文正在返朴归真,呈现淡然中隐含密实的气象。与日常生活亲密相处,写作参与生活,生活最大限度地反哺生活,这是敏奇才散文创作的底色,也是其散文所追求的品质。他剥离生命外在的浮华,拂去人生种种的幻象,常常是在生活的某个细节前驻足,让写作成为思考的一种路径。因而,日常化经由他的咀嚼,进入审美化的场域。他是一位真诚的写作者,将散文与人生同等对待,在喧嚣中舒展一片静美,从我们习以为常的状态中发现力量,并文学性地展现。花盛在西部,在高原,在藏区,是位藏族诗人,其诗歌如一朵格桑花盛开。对于从小生活在高原的人而言,特殊的自然状态,是他们习以为常的。但我们知道,身体里有高原和没有高原的人,注定是不一样的。高原,终将参与他们的性情和人生。作为诗人,花盛已经将心灵的成长、文学的行走与地域文化精神有机结合在一起。诗人与诗歌相互搀扶,一同前行,身后的足迹闪光诗歌精神的光芒。这样的诗人以及由此而来的诗歌精神,在当下诗坛,是值得我们关注的。

敏奇才,回族,1996年开始发表作品,曾在《民族文学》《飞天》《延河》《青春》《回族文学》《散文》《人民日报》《光明日报》《甘肃日报》等报刊发表小说、散文200多篇,其中散文《镰刀上的秋天》收进《行走大地》一书,《乡野记事》被《散文选刊》选载,系列散文《从农村的冬天走到冬天》入选《2008年中国散文精选》。曾获甘肃省第五届少数民数文学奖三等奖和甘肃省黄河文学奖三等奖。小说《女人的河》曾获格桑花文学奖三等奖。出版散文集《从农村的冬天走到冬天》等,系甘肃省作家协会会员、甘肃省临潭县文联主席、《格桑花》杂志编委。

花盛从事文学创作20多年,先后在《诗刊》、《民族文学》、《青年文学》、《美文》、《青年作家》、《诗选刊》、《飞天》等报刊上发表大量诗歌作品,入选《中国年度诗歌》等多种选本,荣获多个奖项。着有《一个人的路途》《党家磨3号》《低处的春天》《六个人的青藏》《缓慢老去的冬天》《那些云朵》等多部作品集。
(临潭县文联供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