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人走进了咱们的诊室,那就是咱们的亲人。老人的上下床安全一定要照顾好。照顾好病人就是照顾好咱家的老人。”这是天津市和平中医医院推拿科张耀巍主任医师对徒弟杨怀洁叮嘱的话。在该院3楼,一位皮肤黝黑,说着一口甘肃普通话的小伙在张耀巍的指导下,为病人进行推拿治疗。今天,记者在和平中医医院采访时,深切感受了这个场面。
杨怀洁来自甘肃省舟曲县中藏医院,是个西医大夫。在甘肃边远山区,杨怀洁学习医术,是为了帮助家乡人治病,造福社会。但交通不便,经济发展落后等因素制约着当地的医疗条件。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提出的“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并强调“深入实施东西部扶贫协作,重点攻克深度贫困地区脱贫任务,确保到2020年我国现行标准下农村贫困人口实现脱贫,贫困县全部摘帽,解决区域性整体贫困,做到脱真贫、真脱贫”。为此,和平中医医院为甘肃舟曲、会宁、靖远三个县的医院提供支医精准帮扶,带给他们先进的医疗技术和治疗方法。张耀巍随同和平区中医医院医疗专家组于2018年4月、2019年11月两次奔赴甘肃进行医疗帮扶。

2018年,张耀巍在舟曲县中藏医院培训时,杨怀洁听讲张耀巍授教中医推拿技法后,对中医推拿燃起了浓厚兴趣,但受制于各方面条件的限制,杨怀洁没有机会深入学习中医推拿。2020年8月,东西部扶贫协作政策中,杨怀洁积极向院方申请,最终获得了前往天津学习的名额。
杨怀洁到达天津后,第一件事就是申请成为张耀巍的徒弟。对于原本学习西医的杨怀洁在中医方面可以说是零基础,加之地域经济及教育发展的局限,杨怀洁的知识文化水平以及个人学习理解能力并不突出,因而中医难涩难懂的知识让他很难理解。学习初期,张耀巍讲完课之后,杨怀洁都要手抱新华字典,逐字逐句查询自己不理解的字词。张耀巍多次掏腰包,为杨怀洁购买了相关基础性书籍,帮助他尽快入门。作为经验老道的推拿医生,张耀巍结合临床讲学,因材施教,力争让杨怀洁在规定时间内掌握推拿基本技能。但杨怀洁性格“固执”,经常钻牛角尖,无法理解老师所表达的内容,因而耗费了比常人更多的精力。本着打破砂锅问到底的学习精神,杨怀洁每次遇到不懂的问题,就一直追着老师询问。张耀巍对于杨怀洁的学习态度很欣慰,面对重复性的问题依旧保持耐心,一遍一遍为他答疑解惑。
在初期给病人治疗时,由于杨怀洁手法不娴熟,病人体验不佳,对他说:“杨子,你去歇会吧。”当时,还处事不深的他,只是单纯的以为病人是好心,心疼他让他去休息。到了以后才明白,病人的意思是嫌弃他的手法差,治疗的不舒服。也有一些直言不讳的病人因为小杨的手法不好,直接拒绝小杨,要求别的大夫给他们做治疗。对于刚学中医的杨怀洁,面对病人的冷淡,内心十分难过。张耀巍见状,经常安慰他:“慢慢来,慢慢来,不要灰心。”半年之后,不断琢磨自己技艺的杨怀洁在手法上取得了很大进步,逐渐赢得了病人的认可。病人每一次的夸奖对于他来说都是莫大的鼓励和动力。当初不愿意让杨怀洁做按摩的病人,现在点名让小杨做,曾经被病人嫌弃的杨怀洁如今也拥有了自己的“粉丝团”。
由于杨怀洁出生在甘肃山区,加之性格“固执”,社交能力欠佳,他说话的口吻经常让身边的病人感到不舒服。张耀巍看到这些问题后,私下里教导他,对待身边的人要注意说话方式。“看到女士,在天津可以统称为姐姐。遇到男同志,年纪比你稍长一些的可以叫一声哥,年纪再大点的可以叫叔,对待老年人要叫爷爷、奶奶。说话语气要平和,态度要和蔼。”这是张耀巍对杨怀洁说的话。
有一次,杨怀洁跟随张耀巍治疗一位面瘫的老人时,在治疗四天后,杨怀洁当着众多病人以及医生的面说:“这都第四天了,怎么还不好呢?”这让所有人感觉杨怀洁在“砸张耀巍的场子”,但杨怀洁的意思是为什么自己给病人做了四次治疗,面瘫还未见疗效。直言的杨怀洁由于临床经验少,不了解面瘫疾病的治疗规律,因而当众说出了不专业的话语。面对这种情况,张耀巍解释道:“面对高龄病人时,老年人普遍存在基础疾病,治疗存在“老、慢、疑、难”问题,诊断会更加困难,加之老年人身体恢复速度缓慢,因此老年人的治疗效果会大打折扣。”针对高龄患者面瘫的治疗,张耀巍用独特的医疗技法,在完整的治疗周期结束后,患者的病症得到了极大地改善。这件事情之后,杨怀洁才明白自己遇事不能慌张,在没有足够了解事情的情况下,不可以轻易下结论。
在东西部扶贫协作政策下,和平区区委区政府对甘肃精准帮扶十分重视。近年来,该区多批次多人次派遣医疗专家、医疗骨干前往甘肃医疗扶贫。2018至今,和平区中医医院的医疗专家组为甘肃舟曲、会宁、靖远三个县驻派人员定期培训790人次,义诊4102人次,受到了当地群众的一致好评。从天津传承到甘肃的中医技术,将会像西北高原上的格桑花一样灿烂绽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