踔厉奋发谱新篇
——玛曲县基层党建工作综述
杨飞
近年来,玛曲县基层党建工作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认真践行新时代党的建设总要求和新时代党的组织路线,紧紧围绕增强基层党组织政治功能和组织力,补短板、强弱项、破难题,树品牌、建机制、夯基础,全面推动基层党建工作与中心大局深度融合,奋力谱写了一曲高质量党建引领高质量发展的新篇章。
坚持以固根铸魂为先导,全面筑牢思想政治根基。玛曲县始终坚持把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党的十九大、十九届历次全会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对甘肃重要讲话指示精神以及省、州党代会精神作为学习培训的首要任务、中心内容和必修课程,年内举办各类培训班次9期,培训党员干部1200余人次,通过扎实的理论教育,促使广大党员干部真正把“四个意识”融入灵魂、“四个自信”注入血脉、“两个维护”嵌入骨骼、“两个确立”刻入基因,真正做到在“学思想”中坚定理想信念,在“见宗旨”中担当初心使命,在“识大局”中谋事干事成事。
坚持以夯基固本为抓手,持续建强基层组织堡垒。该县牢固树立大抓基层、大抓基础的鲜明导向,以实施“四大工程”为抓手,着力巩固党的执政之基,通过实施“头雁领航”工程、“堡垒提升”工程、“提质聚力”工程、“增收消薄”工程,全面实现了“一村一名大学生”、年龄学历“一降一升”结构调优目标,努力打通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疫情期间,成立23个临时党支部、28支党员先锋队,组织2200余名党员干部筑起社区管控和疫情防控安全屏障。
坚持以品牌创建为契机,着力提升全域党建质量。结合全州“一县一特色”党建品牌创建行动,把集中整顿软弱涣散基层党组织作为推动全面从严治党向基层延伸的重要抓手,认真实施“1258”工作法,着力解决基层党组织弱化、虚化、边缘化的问题。在牧村,深入推进抓党建促乡村振兴、“抓乡促村”、基层党建“项目化管理”“民事村办”等重点工作任务,充分发挥了村党组织在推动发展、服务群众、凝聚人心、促进和谐中的战斗堡垒作用;在社区,高质量完成社区党委升格,进一步推进赋能扩权减负,引导97个驻区单位和1240名在职党员向社区报道,下活了城市基层党建融合共建、共治共享“一盘棋”;在机关、企事业单位,制定了《玛曲县2022年度评选“十佳党支部”工作方案》,引导学校、医院等行业系统党组织规范提升,推动形成了党建工作与业务工作相互渗透、互相促进、创新开展的工作格局。
坚持以融合共治为载体,全力激发基层治理活力。结合“8+”基层社会治理工作机制,持续推进“党建+网格”行动,将全县43个村(社区)细化为1086个网格,设置网格长305名、网格员781名,纵深理顺了基层治理脉络。立足玛曲县地处甘青川三省交界处实际,打破区域壁垒、打破条块分割,组建跨区域联合党(工)委,实现了组织共建、队伍共管、活动共办、资源共享、治理共抓。坚持发挥党组织在基层治理中统揽全局的作用,严格落实“四议两公开”制度,制定《玛曲县村干部小微权力清单》,深入开展“送法下乡”、“送法进村入户”活动,持之以恒整治移风易俗,形成了组织引导“自治有力、法治有序、德治有效”的基层治理格局。
坚持以党建引领为主线,聚焦中心任务展现担当。紧紧围绕“12345”发展战略,充分发挥党建引领作用,调动全县165个党支部、3168名党员干部,组织各乡镇牧民群众参与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保护和修复工程。全面打造“万头牦牛养殖基地”“万只藏羊养殖基地”和畜牧循环经济示范基地,2021年底,全县出栏牦牛20.5万头、藏羊25.6万只,生产鲜奶2.91万吨,牧业生产健康平稳。立足全县产业结构,成立了“玛曲县欧拉镇乡村振兴产业园区党建联盟”,构建“党建+人才+产业”发展新模式,实现牧民户均年增收3000元。
坚持以有为有位为准则,激励党员干部担当作为。树牢“靠能力吃饭,凭实绩说话”的鲜明导向,在全面从严治党、疫情防控、抢险救灾、产业发展、乡村振兴、项目建设、维稳处突等一线考察识别干部,大力选拔敢于负责、勇于担当、善于作为、实绩突出的干部,为建设一批适应新时代发展需求的高素质干部队伍提供了后备储蓄力量。充分发挥职务与职级并行、职级晋升制度的激励作用,激发干部干事创业的积极性。
坚持以人才引育为支撑,点燃乡村振兴动力引擎。坚持人才引领乡村振兴战略地位,聚焦需求,加大人才的“引育管用”,通过整合编制存量,建立了25人编制“周转池”。开展人才信息数据常态化管理,建立完善了涵盖3706人的“六类人才库”。挂牌成立了玛曲县畜牧、林草、医疗人才专家工作站,建立了畜牧养殖人才实训基地、实用技术人才培训基地。实施人才“组团式”帮扶,推动“组团式”帮扶向基层拓展,26个县直单位对口26个帮扶点,在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中持续发挥作用。
承载着使命和担当,玛曲县各级党组织和党员干部正以更加饱满的热情、更加务实的作风、更加昂扬的斗志,以高质量党建推动玛曲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以实干实绩迎接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