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新模式助推产业蓬勃发展
——卓尼县喀尔钦镇卓洛村集体经济产业发展纪实
近年来,卓尼县喀尔钦镇卓洛村在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进程中,探索出党建引领+集体经济+科研帮扶指导+农户的“4+”发展新模式,走出了一条产业兴、后劲足、群众富的新路。
深入调查研究,谋划产业发展长期机制
卓洛村为建档立卡省定深度贫困村,共有农牧户154户704人,其中脱贫户57户277人。穷则思变,自2020年初开始、卓洛村‘两委’班子在镇党委、州委机要和保密局帮扶单位的协调指导下,借助甘肃农业大学栗孟飞教授团队的科研和技术力量。村“两委”班子抓住国家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的战略机遇,针对本村生态环境以及中药材种植历史展开调研、集思广益、收集资料、统计数据、整理报告、探索出台适合本村产业发展的《卓洛村2020-2025产业发展规化》。按照发展规化、卓洛村集体经济推动药材种植产业从粗放式的散户传统种植向高标准的绿色种植迈进;整合土地、人力资源、引进新技术大胆尝试最新的药材繁育种植栽培技术,培养出一批技术能手;逐步延申药材种植产业从育苗、栽培、加工、到销售的产业链;提升产业发展空间、增强产业竞争能力、提高产业科技含量和产品质量,助推产业蓬勃发展。
发挥科研力量,助推产业发展行稳致远
自2020年开始、该村积极协调联系和借助甘肃农业大学栗孟飞教授团队的科研项目技术力量和科研项目经费,将村集体经济大宗中药材当归、党参和黄芪绿色种植和标准化种苗繁育、新型农民科技培训、中药材传统种植向高质量种植以及初加工纳入栗孟飞教授团队的示范应用“冷冻贮苗抑制当归早抽薹开花”和“当归种质提纯复壮”技术科研项目之中,给卓洛村药材种植提供了大量的帮扶资金和科学种植技术,为卓洛村集体经济药材种植注入价值3万5千多元的当归种苗和价值8千多元的柴胡种子,并对我村的当归种植从育苗、耕种、后期管理再到采收全程亲临田间地头提供技术指导8次。通过两年多的努力,今年我村集体经济实现了当归绿色种植50亩、标准化育苗5亩(育苗量可种植200亩),黄芪绿色种植40亩、标准化育苗5亩(育苗量可种植200亩),纯收入达80000元。通过引进科研力量、应用科技手段不但壮大了村集体经济,而且解决了药材苗木全部外购的历史,并培养出药材加工和药材种植技术能手24人,赋能卓洛村集体经济药材种植产业绿色发展的科学技术含金量,助推本村药材产业迈向高科技、高技术的高质量发展轨道。
突出党建引领,推动村集体经济提档升级
卓洛村党支部带领全村人民,转变多年来“等、要、拿”的传统懒惰观念,把发展壮大村集体经济作为助推乡村振兴的抓手,坚持党建引领,整合村集体资产资源资金要素,通过盘活资产、利用本村自然条件和大量储备土地的优势、组织全村闲散劳动力、租用村民手中的“四荒”类流转土地资源,在甘肃农业大学的药材种植技术的指导下,充分利用我州全面推进“五无365体育备用网站_365彩票下载1.0.0老版本_和365差不多的平台有哪些、十有家园”建设的土地复苏的大环境,不断探索适合本村集体经济发展新模式,村集体经济不断“提档升级”。我村平均海拔2600多米,气候冷凉,非常适宜当归、黄芪、党参、柴胡等药材种植。以前由于地块分散,不便机械化作业,耕作费用高,群众收益低。为此、村党支部大胆尝试村集体经济牵头租赁整合流转分散的土地资源,在合并重组的大田上建设高标准药田和药材育苗基地,用来种植药材和药材育苗,经济效益明显提高,农民不但有地租收益、而且在村集体经济下的务工收益和种植收益相较以前的收入翻了几番。
卓洛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集体经济股份制合作社法人杨班代九说: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强调‘深入实施种业振兴行动’,我们卓洛村区位优势明显,集体经济药材种植产业初具发展规模,种植纯收入8万多元。盘活村集体经济天时地利人和三者缺一不可,一是有肯吃苦耐劳的村“两委”班子和得天独厚的自然资源优势;二是与甘肃农业大学建立了长效的产、学、研帮扶机制和各共建单位的大力支持;三是学透和吃透应用好国家乡村振兴的各项政、策统一思想、转变观念。卓洛村集体经济药材种植产业经过三年的不懈努力,逐步摸索形成以党建引领+集体经济+科研帮扶指导+农户的“4+”发展新模式,助推产业发展迈上新台阶,乡村振兴实现新突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