沙滩森林公园
沙滩森林公园位于舟曲县西部,距212国道80公里,总面积3万公顷。有花草坡、人命池、苜蓿滩、哈河坝、那下桥、江边沟等六大景区。该园区地貌奇特,原始森林、人工林一望无际,山花野果、野生食用菌、名贵药材遍布山野,珍稀动物频繁出没。大陆性温带、寒温带生态系统的各种植物群落保存完整,在不同的海拔高度依次分布着阔叶、针阔叶混交林、纯针叶原始林和高山矮林。林线以上则是高山草甸、高山裸岩和终年不化的积雪。雪山险峰、天然湖泊、瀑布群落等自然景观星罗棋布。
沙滩森林公园是一个绿色的世界,一片生命的净土。在这里休闲消遣,能真正体会到返朴归真、回归自然的感觉,您的心灵将会在这里得到净化,美丽的自然风光将使您流连忘返。
根据裸露山岩地层层位和高台地发现的海生动物蚌类化石推断分析,古生代、中生代时,这里存在海相地层沉积,说明在远古,舟曲曾是海洋。在印支造山运动时升为陆地,后经燕山运动和喜马拉雅运动,南秦岭西翼岷山山系形成,呈东南—西北向隆起延伸。在长期挤压、扩张、褶皱和不断复合过程中,逐渐形成了基本地貌轮廓。沙滩可能曾经有大面积沙滩,因此得名,尽管后来生长了茫茫森林,但“沙滩”这个地名却一直保留了下来。
鬼门关
从武都两水乘车到沙滩森林公园旅游,要经过鬼门关。鬼门关位于拱坝河中游插岗乡东,为古交通要冲。一座“飞来峰”雍塞河道,河水穿切巨岩形成一条狭隙,向东急流。隙道幽暗,岩壁上架有栈道以通东西,行人过此栈道时,脚下水流湍急,波涛击石轰然作响,头上怪石狰狞,加之光线昏暗,使人心惊肉跳,如度鬼门关,“鬼门关”名称由此而来。今“飞来峰”有隧道贯通,天堑变通途。两岸葱茏迭翠,深秋时红叶满山,风光如画。
花草坡景区
在花草坡,森林、草原风光各有其妙,尤以浓郁的草原风情取胜,悬崖、瀑布奇石,各尽其妙。主要景点有雾雨山、老鹰崖、壶瀑、害羞女人瀑、扎嗄纳雪山等十多处。
人命池景区
人命池景区是以高山天池、幽谷飞瀑、原始森林和峻岭奇峰为突出特点的自然风光景区,位于沙滩森林公园的东南部,大海沟的西山顶部,是一个火山口积水形成的湖泊,面积3000多平方米,水雾蒸腾,终年热气弥漫、深不可测。区内奇峰怪石、悬崖瀑布层出不穷。主要景点有人命池、八老笑谈峰、沙滩麦积石、神女懒卧泉、青松三瀑、弥勒雪山、杜鹃林等二十多处。苜蓿滩景区以峡谷风景为主,主要景点有滴水崖、绝壁林海、白练泻山涧、九曲十八弯、水漫苜蓿滩、森林景观等。
之所以叫“人命池”,是因为有这样一个传说。相传古时有一猎人带犬狩猎。忽见林中一麝窜出,猎人紧追不舍,一直追至湖边欲取弓箭射杀,麝突然无踪无影,湖水中冒出一股白烟直冲上空,猎人大惊失色。霎时,天色陡变,一阵狂风暴雨袭来,将猎人卷进湖中。风雨停后,猎犬奔回主人家狂吠不已。猎人父母知儿遇难,随猎犬来到池边,猎犬朝着湖水猛吠,老两口嚎哭声惊动天地。不一会,池中忽现一银发老者,劝慰二老,并赐几根木杖。二老各执一根,其余丢弃。老两口蹒跚回到茅舍,又痛哭一场昏昏睡去。深夜醒来,只见满屋通明,详细察看,才知乃池中老翁所赐木杖闪闪发光,方知金杖有魔力。东方欲晓,老两口去湖边寻找丢弃的木杖,却无影无踪,湖中老翁又显身出水,给二老赠一木碗,嘱咐道:“你们的儿子永远不回去了。以后遇旱荒,用此碗舀湖水一碗,洒向上空,即降雨露。” 以后,凡遇旱荒,二老必依湖中老翁说教施雨,连连应验。从此,人们称此湖为“人命池”。
大海沟景区
大海沟位于舟曲县武坪乡西北青山梁山麓,是舟曲县境内最大的原始森林风景地和各种暖温带野生动物的栖息地。从沙滩开始步行约2公里就到大海沟村,这是一个只有三十余户人口的村庄,清一色的榻板房座落在青山之中,打麦场架杆排排,鸟雀嬉戏,犬吠牛哞,炊烟袅袅,一派田园风光。由该村再步行3公里就到两峪口。东峪内森林砍伐严重,而西峪内完整地保存了大陆性温带、寒温带生态系统的各种植物群落。原始森林茫茫无际,山花野果、名贵药材遍布山野,珍稀动物频繁出没,山峰峭然屹立,水流湍急清澈。处处奇山古树,道道飞瀑流泉,雪峰幽谷交相辉映,环境清幽宁静,是休闲消遣以及生物学科考的胜地。
翠峰山
翠峰山位于舟曲县城北5公里处,由于风景秀美而被列为西固八景之一,古称“北峰古刹”。在《甘肃名胜古迹辞典》里,翠峰山被列为陇上名山。翠峰山形状恰似一面屏风。峰脊一线通路,东、南、北三面皆为悬崖峭壁。峰顶巨松古柏参天,重重迭翠,险绝清幽,翠云寺掩映其间。该寺始建于宋,扩建于明。殿堂、楼阁、廊坊布局精巧,雕像栩栩如生,书法、壁画琳琅满目,寺庙群与翠峰勾绘成富丽画卷。每年游人香客络绎不绝。登上峰顶,千山万壑尽收眼底。鸟瞰舟曲县城,楼房鳞次栉比,白龙江如飘逸的哈达,穿峡谷而去,美丽风光使人心旷神怡。
龙王沟传说
“龙王沟”,藏语称“勒地板”,意为龙王居住的地方。说起“勒地板”,有一个感人肺腑的爱情故事,“勒地板”是一曲龙仙结合的千古绝唱。相传在很久以前,这里是一望无际的湖泊,湖泊与龙宫相连,龙王太子星仁托哪经常率龙兄龙妹及族人到这里来游玩。有一年的7月15日,天上的七位仙女下凡到这个美丽的湖泊洗浴,恰好小龙王星仁托哪也来这里游玩,与二仙女一见钟情。二仙女不顾违犯天条,毅然决然与龙太子相爱,于是小龙王在湖心变出一座小岛,岛上树木苍郁,宫殿金碧辉煌,他俩在岛上结成伉俪。玉皇大帝、王母娘娘得知此事大为震怒,先派遣太白金星劝归二仙女。劝归不成,又命巨灸星下界将二仙女贬为凡人。刑罚非常残酷,二仙女经受了雷轰、电击、撕心裂肺、刺骨穿心的劫难,在生死线上苦苦挣扎了三天三夜,终于熬过来了。小龙王日夜守护着二仙女,喂汤喂药,寸步不离,他们发誓要世代相守,直到地老天荒。二十年后,他们生了七女六男共十三个孩子。孩子们渐渐长大了,他们越来越感到湖心岛太小,在弹丸之地上生活实在是太憋闷了。为了心爱的二仙女,为了十三个可爱的孩子,小龙王决定扩大岛上的陆地,但这样做必然会伤害龙族的利益,是要遭到惩罚的。小龙王不顾一切地扩大了湖中的陆地,于是他遭到了惩罚。他在山崩地裂、狂涛巨浪中倒了下去,身躯化作高大雄伟的山峰。二仙女悲痛欲绝,她在小龙王化成的山峰前一跪不起,整整七天七夜,跪白了一头乌发,哭瞎了一双明眸。第八日清晨,二仙女在孩子们的搀扶下慢慢站起来,她仰望着龙哥哥化成的山峰,深情地泣诉:“龙哥哥,我不能没有你,你回来吧!你听见了吗?龙哥哥,你的二妹永远在此守候着你。”说完,她也倒了下去,再也没有起来,她的身躯也化作一座山峰,静静地依在小龙王的怀中,相依相偎。他们的孩子们则世世代代生活在父母的怀抱之中。
二仙女七天七夜“龙哥哥”的呼喊声永远回荡在旷野空山之中,永远融入了大地。如今,骆地坪村东高大的连环峰仍叫“加义罕”,藏语就是“哥哥”的意思。小龙王的兄妹及虾兵蟹将们,虽经小龙王苦苦相劝,让他们另谋出路,但骨肉之情、手足之情难舍难分。小龙王的兄妹随小龙王一个挨一个绕湖一圈变为哆儿娜、角立板、耶儿南、扎给尔、扎拉西、齐下曼、牛儿娥、念儿娥等十几座山峰。小龙王的将相侍卫们不忍离开小龙王,又不敢抗命,只好顺流而下,沿湖水流经地两侧驻足成山,直至白龙江边,因此从南峪旧寨到骆地坪这条沟叫龙王沟。
龙仙矢志不渝的忠贞爱情,感动了上苍。上苍在满山遍野撒下各种树、果、药、花的种子,也播洒了各种作物种子。从此,这里群山葱郁,野果遍布,百药飘香,奇花异草,物产丰足,成为人间仙境。
拉尕山景区
拉尕山位于舟曲县立节乡东南部的白龙江南岸,距313省道12公里。拉尕沟沟狭谷深,溪涧清幽,山峰奇特。居中一峰傲然挺立,左右山峰呈拱抱状,三座山交会于山腰,形成一缓冲地带,拉尕村座落其间,40余户村民在此生活。拉尕山峰巅草地如茵,松林环抱,灌木茂密。极目远眺,千山万壑尽收眼底。春夏时节,山花烂漫;秋季,万山红遍,层林尽染;冬季,山舞银蛇,雪峰、幽谷、松林又是一番景象。
文物古迹
寺庙建筑
舟曲县具有悠久的佛教、道教文化历史。历史上,县城就有大佛寺、文庙、武庙、隍庙等,而隍庙以城隍庙、文昌宫为中心,周围有关帝庙、泰山庙玄天观、白骨塔、钟楼等大型建筑群。可惜被在“文革”期间破旧立新时拆毁了。县内幸存的佛教寺院有20多座,较有名的有武坪寺、黑峪寺、八楞寺、占单寺、宾格寺等。占单寺建于唐代,其余大部分建于清代。道教庙宇现存30余座,着名的有螯山寺、翠云寺、龙山寺、东岳庙等。这些寺院庙宇建筑宏伟,斗拱飞檐,雕梁画栋,佛神像塑造逼真,形态各异、栩栩如生。壁画色彩艳丽,技法精湛。庙宇内的匾额、题词、题字,文彩飞扬,书法精妙。
古城关隘
舟曲古城堡关隘较多,主要有:
西固城:即今舟曲县城,位于翠峰山下白龙江北岸的冲积扇上,依山傍水,地势显要,是古代陇西、阶州(武都)通往康藏道的要冲。“西固”本取藏语“赛告”译音,意为“金矿之大门”。宋时筑城,明扩展修筑。现西关残存古城遗址一段,长21米,高7.6米。
瓜咱城:古名莲花城,位于峰迭乡瓜咱村白龙江西岸的台地上,城背山临江,为汉代古城址。东北城垣残长280米,南城垣残长156米。
峰迭古城:位于峰迭乡西北3.5公里处的白龙江南岸冲积扇台地上,为汉代至南北朝时所筑,南北长264米,东西宽163米,面积约42500平方米。
华严城:又名华阳城,今讹为华年城,位于立节乡东南2公里处的华年村对面的拉尕沟与白龙江交汇处,平面呈三角形,东西长约450米,南北宽约390米。初建于汉代。
大峪沟古城:位于大峪乡,东距县城50公里。古城分布于乡境11处地方。
古文化遗址
在舟曲县境内有20多处古文化遗址,主要分布在白龙江沿岸及拱坝河沿岸。马家窑、齐家、寺洼文化遗址分布广泛,个别遗址出现仰韶文化庙底沟类型遗存。面积较大的有花阳城、锁子头、咀坪、达嘎坪、上坝子、北山坪、岭儿坝、马各坪、掌坪、牛头坪、大尕坪、坎坎坝等文化遗址。其中花阳城遗址、岭儿坝、北山坪遗址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舟曲县城还保存有从北城门及以东的一段明代古城墙。城东20公里处有汉代的咀儿坪堡遗址。
古墓葬
古墓葬在舟曲保存较多。出土年代最久远的是秦墓葬,随墓出土的有秦“半两”铜币和绳纹灰陶罐、盆等器皿及残戈兵器等。其它像汉、唐、明墓葬都多有出土,但大都遭毁。主要墓葬有:石家山汉、宋两代墓葬群,井坪汉、宋两代墓葬群,奂坪汉墓群,咀上汉墓群,明承信校尉房公临溪墓等。保存较完好的是县城东南20公里处的石门沟宋代墓葬,系2人合葬墓,墓室下半部呈正方形,上部呈正四棱椎藻井式墓顶,全墓以31厘米长、15.5厘米宽、5厘米厚的青砖建成。西壁及北墙以石垒成门、窗形式,东壁饰以供桌,南壁则留有一个拱形门洞。顶室交接处伸出瓦檐,檐下飞椽,椽下三层升斗,建筑精美。四壁均彩绘,大部已剥落,还可以看到将军、仕女像及云纹图案。该墓葬对研究宋代建筑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古碑石刻
舟曲历史悠久,保存了大量摩崖石刻和珍贵石碑。石门摩崖石刻位于县城东南20公里处的石门沟。由于石门沟两侧石崖壁立,高数十丈,间隔仅数丈,恰似两扇石门,因此而得名。两崖壁上有数百孔古栈道榫眼。石门沟是古代入川走南坪、松潘的重要隘口。石刻位于东壁之上,有:“圣宋皇佑四年孟冬……”共一百余字,简要记述了尚书屯田员外郎及阶州州事、福津县令一行人等巡察边寨隘口要塞的故事,文字简练、书法精妙,对研究舟曲宋代史及宋代书法都具有重要的价值。
舟曲现存明清时期石碑10多块,其中《丈地均粮碑记》为省级保护文物。此外还有《重修西固城垣碑》、《永垂不朽碑》、《恩垂万世碑》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