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大旅游景区
1县城景区
景区范围方圆3公里,地处卓尼县的政治、经济和文化中心区。主要人文景观有:一是历史悠久、环境幽雅的安多古刹禅定寺;二是第十九任卓尼土司杨积庆烈士纪念馆、卓尼土司历史陈列馆和肋巴佛烈士革命纪念亭;三是有集寺洼文化、齐家文化和土着一号文化,并有少量马家窑文化的冰角遗址,和具有齐家文化、寺洼文化两大特征的叶儿遗址;四是修筑于明嘉靖年间,环绕卓尼县城的卓尼古城-船城城墙遗址;五是卓尼土司的博峪行宫-博峪衙门遗址;六是卓尼历任土司的定居地和活动中心、历史文化名镇-柳林镇;七是建筑在绝壁石崖之巅的白塔寺,今寺存塔毁,但仍有香客于每年农历四月初八聚会进香;八是多洛民族文化旅游度假村。
主要自然风光有:一是位于城南古雅山中的古雅山森林公园;二是矗立于洮河之滨,突兀奇特的石峰-“石媳妇”;三是被当地人称为“神水”的贡目次那优质矿泉水。
2大峪沟森林生态旅游景区
位于县城东南10公里处,景区地跨木耳乡和纳浪乡。主要人文景观有:一是有800余年历史的安多藏区古老寺院旗布寺;二是在海拔4920米的迭山山脉,悬崖万丈,林深苔滑,羊肠古道盘亘其间,有“鹦哥架”(古栈道)多处,是古代洮迭间的又一通道;三是由吐谷浑民族创造的伸臂木梁桥;四是以齐家文化为主,并交错寺洼文化层的朝勿大族坪遗址,现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还有以寺洼文化特征为主的大板子遗址,以土着二号文化与寺洼文化混交的纳浪寺坪遗址,以寺洼文化为主的石坡遗址等;五是有齐家、寺洼两文化墓葬互相连接、交错的朝勿大族坪墓葬群;六是县境内特殊古墓葬区-温旗卢家坟,从出土文物特征表明,上自原始社会,下至秦、汉、唐、宋、元历代的墓葬俱全;七是大峪沟香巴拉旅游度假山庄。
主要自然风光有:嵯峨石峰、如屏石门、大峪沟、旗布原、桑布草原、旗布峡、旗布林,三角石奇峰,“神女潭”、一线天,及瀑布、塔峰、莲花峰、迎风展、金钟石、太白望月、通天柱、卧龙山、盘龙峡、西天取经、飞流峡、十八道交河、迭山玉笋、迭山横雪等景点,是原始风景的天然陈列馆。大峪沟除了奇山异水外,还有许多奇花异草和珍稀野生动物,是生物多样性研究和探奇寻幽的好去处。
3麻路藏族风情景区
位于卓尼县西南部,辐射扎古录、刀告、尼巴三乡和车巴、立竹、塔乍三沟。主要人文景观有:古刹贡巴寺、大乍寺、雅当寺等名寺;唐代大将军哥舒翰创立之神策军重镇-迭当什;明代长城边墙-峪古儿墩;素有"金盘宝地"之称的麻路小镇;集寺洼文化和齐家文化特征的录日岔台子遗址。车巴沟内沿途村寨均为传统藏族木楼板房,有林牧结合区典型的藏族村寨风情。麻路香山(柏香山)设有旅游度假村。
主要自然风光有:素有生物"基因库"之称的车巴、立竹、塔乍三沟茂密的原始森林;“九眼泉”、“九龙山”旅游点;柏香山-神女湖;千年神潭白地漩和白地滩民俗帐篷城;国家二级矿泉水水源-什巴温泉;洮水流入扎古录乡塔乍地段后,进入峡谷区形成的洮河流珠景观等。
4九巅峡景区
景区位于县城东部藏巴哇、柏林两乡境内。主要人文景观有:包舍口古城址,遗址中曾出土北宋古钱币及各色陶片,是后凉五屯护军中石门扩军遗址,也是宋将王韶进军洮州时设立的军事重镇;另有九巅峡摩岩石刻群,古栈道遗迹,清康熙年间所立之“番屯交界碑”,桥道堡古堡遗址,纳路寺、牛营寺等。主要自然风光有:长约十余公里的九巅峡,两岸群峰竞秀,石壁耸立,其间苍松翠柏或耸立,或倒悬崖头,峡内巨石相叠,惊涛怒吼,巨浪滔天;柏林、藏巴哇天然草场融优质天然草场、石林、灌木为一体。
5石门峡景区
位于县城东部洮砚乡境内。主要人文景观有:创建于1606年的石门寺,及下达勿寺(亦称“藏王寺”)、包家寺等;开创西藏策墨林传承制度的藏王策墨林一世家族墓-藏王坟;被洮水南、西、北三面环绕的“水抱城庄”纳儿村;甘肃省引洮工程遗址等。主要自然风光有:被清康熙御封为“石门金锁” 的石门峡,峡内洮水蜿蜒,水面碧透如镜,传为大禹开峡治水和鲁班开峡之地;中国三大名砚之一的洮砚的石料采集地露头-喇嘛崖,其洮砚石料在宋代即闻名于世,有“洮州石贵双赵壁”、“端溪、歙州无此色”之誉。
洮砚因具有坚细雅致,发墨细快,保湿利笔等特点成为历代文人墨客争觅之物。
洮砚主要以绿色为主,有深绿色带水波状纹路的“绿漪石”,有绿色纹路中夹着黄色痕迹的“黄标绿漪石”,有绿中带深色墨点的“湔黑点”,有色绿而带朱砂点的“柳叶青”,还有一种色如红瑰的。在这诸多的洮砚中,以“黄标绿漪石”最为名贵。古人曾有“水砚贵如何,黄标带绿波”的赞咏。
洮砚可因材施艺,因色构图,雕琢成各种精致文雅,古香古色,独具一格的艺术品。品种有园形,椭园形,正方形,长方形等。图案有仿宋代的“抄手砚”、“太史砚”、“兰亭砚”等,仿明代的“黄标飞龙砚”、“清泉砚”、“孔雀砚”等。还有近年创新的“二龙戏珠”、“龙凤朝阳”、“马超龙雀”等十多种图形。
6康多峡景区
位于县城东北部康多、杓哇和恰盖三乡境内。主要人文景观有:一是创建于1587年的恰盖寺;二是创建于1676年至1685年的杓哇寺、康多寺(亦称康多下寺)、多玛寺(亦称康多上寺)。康多、多玛、杓哇三寺与西藏三大寺甘丹寺、哲蚌寺、色拉寺一样,有同样的加持力,因此康藏、安多藏区的信教教民在朝拜西藏三大寺前,必先朝拜卓尼康多、多玛、杓哇三寺,如因路途遥远而不能朝拜西藏三大寺者,均以朝拜卓尼康多、多玛、杓哇三寺为荣。藏族人认为,妇女不生孩子或婴儿容易夭折时,到杓哇寺朝拜则马上见好,因此在藏区影响极大;三是独特的土族榻板房鳞次栉比;四是毗邻的临潭黄捻子河-香子沟度假村。
主要自然风光有:一是着名的康多峡与莲花山、冶木峡连为一体,峡谷壁立千仞,飞瀑如练,千树交柯,万木竞翠;二是白石山,史称"露骨山",白石山裸岩高耸霄汉,山间沟谷纵横,酷似骷髅林立;三是风光秀丽、牧草肥美的扎尕梁草原;四是风光绚丽、景色幽雅的寺古林、寺古峡和国玛滩草原等。
7卡车、拉力沟森林生态旅游区
位于县城西卡车乡、大族乡境内。主要人文景观有:洮西地区古代着名的军政重镇阳坝古城遗址,着名的唐代八棱碑和唐代彩绘陶骆驼、彩绘砖像等珍贵文物便出土于此。古城隔河又有烽燧墩壕等古代军事设防遗址;有脑站汉墓群和录巴唐墓群遗址;寺洼文化和土着一号文化的脑站台子遗址,及多架、麻地卡等齐家、寺洼文化遗址;由穿山引水隧道、拦河大坝、发电厂等宏伟建筑物组成的县境内洮河上最大的水利工程—多架山水电站;拉力沟森林生态旅游度假村;具有古老佛教古刹风格的拉力沟嘛呢寺等。
主要自然风光有:郭乍沟省级紫果云杉保护区;长年积雪的“迭山横雪”;千仞削壁对峙如门的“石门金锁”;壁立千仞、飞瀑如练的卡车沟九天门;形象逼真的卡车沟九天门溶洞、吐雾洞、石林、九九八十一洞穴,及大日卡峡风光等。
8阿子滩景区
景区位于县城西北部,辐射阿子滩、申藏、完冒三乡。主要人文景观有创建于1560年的“阿子滩大菩提宝塔”。宝塔内藏《甘珠尔》大藏经等经典三百多卷,还供有宗喀巴弟子之袈裟,历世达赖喇嘛、班禅、策墨林活佛和西藏摄政王的衣物,更珍贵的是内藏有至尊宗喀巴大师的头发,宗喀巴母亲的衣物、阿底侠大师的骨质舍利等宗教文物;创建于1583年的完冒白石崖寺;由拉卜楞寺十八任赤哇、第四世热丹加措活佛嘎藏图卜旦嘉措创建的沙冒寺;菜子村唐墓群、吐谷浑所筑之洮阳戍故地牛头城遗址;筑于1533年的“明代边墙”达架、甘布塔、官洛、俄藏、土桥暗门等。
主要自然风光有:完冒草原、斜藏大山、申藏铁占山药水泉及申藏什路药水泉等。
大峪沟景区
大峪沟森林生态旅游区位于木耳乡大峪沟,距卓尼县城30公里,总面积105214.6公顷。大峪沟泉流纵横,汇集成四季丰沛的大峪河,曲折有致。青山滴翠,碧水清澈,流水成韵,妙趣天成。
大峪沟景区属迭山山脉,主峰扎伊克嘎海拔4920米,沟口海拔2500米,相对高差达2400多米。景区内植被垂直地带性分布差异明显,半山雪线以上为裸岩;以下依次为高山草场、原始森林、低山草甸、灌木、农家田园等。大峪沟共有9条支沟,分布在大峪河东南,依次为云江峡、旗布峡、桑布沟、阿角小沟、阿角大沟、燕麦沟、扎崖它沟、巴什沟、涅座沟等,仿佛一把遗落人间的巨形扇子,扇面浓墨重彩,描绘出无数奇山异水。
云江峡
云江峡是进入大峪沟内的第一个风景点,峡宽约50米,长约500米。峡两岸石壁侧立,嵯峨陡峭,大峪河穿峡而过,迂回曲折,溪流潺潺。峡中苍松翠柏遮天蔽日,荫森可怖;峡外杂树葱茏,阡陌纵横,使云江峡恰似长江巫峡的缩景,若隐若现,奇妙无比。
旗布峡
由云江峡前行16公里,眼前豁然开朗,便进入风光秀丽的旗布原。旗布原宽阔平坦,碧草铺地,鲜花斗妍,彩蝶缤纷,百鸟和鸣。犹为壮观的是,每当这里阵雨过后,便有色彩艳丽的七彩虹桥飞架东西,给旗布原平添了几份神秘、几份瑰丽。旗布原自然形成三阶台地,着名的佛教古刹旗布寺便座落在背靠大象山的第一台地上。该寺前身已有800多年历史,后因改宗,于明末迁至现址。寺内原供有许多佛像及绘画,弥足珍贵。1958年寺院失火被焚,只有大经堂幸存。却在文革遭到破坏。自1980年寺院开放以来,几经修缮,目前已初具规模,成为大山深处超凡脱俗的一片净土。
大峪沟度假村分布在旗布原的第二和第三台地上,并建有风格别致的瓦房、玲珑雅致的小木楼和富有民族特色的帐篷,为旅游观光者提供优雅的住宿和娱乐服务。随着卓尼旅游业的发展,来大峪沟度假游览者络绎不绝。在这里,除观赏山光水色外,能歌善舞的藏族姑娘将使你醉心于优美的舞姿和悦耳的歌声之中,使这里的自然景观和民俗风情达到完美和谐的统一。
站在旗布寺山门前远眺,左面是似旌旗列布、迎风招展的旗布山;右面是五峰攒聚的五指峰;对面是松柏阴翳、郁郁葱葱的原始森林,那便是旗布林,又称尚书林。林间苍松翠柏和茂密的箭竹青翠欲滴,葳蕤生辉。林间珍禽翔集,异兽出没,成为许多野生动物的自由王国;其下为旗布峡,为大峪河流经旗布原和旗布林之间长约8公里的弧形大峡谷。峡谷深邃曲折,气象万千。逆流而上约500米处,便到优美神奇的“神女潭”,这里的潭水清冽透亮,碧透可鉴,潭边有天然“梳妆台”掩映在绿树碧草之间。传说此潭原是仙女洗浴之处。有一年,仙女们如期飘然降临,但“神女潭”的水深不没膝,潭两岸的草木干枯失色。面对如此情景,她们只好悻悻回宫。不久,喜雨连绵,山山水水重现昔日光彩。从此以后,每当草原上旱情严重时,当地藏族妇女便集聚潭边,焚香煨桑,高唱山歌,祈求仙女们布云降雨,以保水草茂盛,牛羊健壮。这一祈雨习俗据说非常灵验,流传至今。
桑布沟
桑布沟属大峪沟的一条支沟。进入桑布沟,展现在眼前的是由平展的草地和起伏绵延的丘陵组成的桑布草原。这里处处绿草如茵,金花簪地,汩汩泉水四季流淌,连绵不断的山岭在蓝天白云下参差有致,一尘不染。这里,春、夏、秋、冬四季分明,风光旖旎。丰茂的草原成了牛羊牲畜繁衍生息的天然牧场,得天独厚的优质饲料,为发展畜牧业和生产绿色食品提供了难得的条件。
阿角沟
阿角沟与桑布沟毗邻,分为大阿角沟和小阿角沟。有名的“十八道交河”奇险无比,形成了阿角沟大峡谷,风光独具。大峡谷最奇特的景致当属三道石门,一道险似一道,一道奇似一道,把一条秀丽的阿角河跌宕得激情万种,柔肠百结,尽显其流水柔情,石山刚烈。这条河流冲出峡谷,汇入洮河、黄河,终归大海。有谁能想到洮河、黄河、大海的朵朵浪花,竟有一朵是阿角沟涓流汇聚绽放的。
燕麦沟
燕麦沟是大峪沟的另一条支沟,距旗布原度假村约2公里。这里岩崖陡峭,山势险峻,水流石上,飞花溅玉。壮观的“燕麦沟瀑布”就在这里。瀑流自上而下,层层飞落,形成美丽多姿的“三级跳”。站在瀑布边听那如诗如乐的水声,看那如珠如玑的飞瀑,顿觉心旷神怡。
大峪沟主沟
大峪沟的水奇、山峻、石头怪。有名的三角石便位于距度假村8公里处的大峪沟主沟沟口。这里是巴什涅座旅游探险区的入口处。当你一入沟口,一块巨大的石头凸现眼前,如刀削斧凿、棱角分明的三座石峰呈三角形兀立石巅,神奇壮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