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坪定古城 位县城西北坪定乡政府驻地西南高台地。四周残墙尚存,为秦羌道(县)治所。遗址出土秦砖汉瓦碎片,近处发现汉代砖室墓和土坑墓,随葬秦“半两”和汉“五铢”方孔铜币等遗物。坪定地势位高山古海槽岩溶沉积台地,周峻山,为历代军事御守要地,近处山梁犹存秦汉时期烽火隧遗址。
〈2〉西固城 座落白龙江北岸洪淤冲积滩,形如一叶扁舟,停泊白龙江边。古城因泉城而闻名陇地。汉初置武都郡后,始有羌道(县)治所城池。上下两千年,风雨沧桑。外控羌戎,内保秦陇,为丝绸之路河南道之重镇。北朝·魏时宕昌政权曾一度据为都城。宋绍兴二十年,县令张俊臣于今西关地带筑城,始名西固堡,后易名故城镇(福津县属)。明为西固军民千户治所,洪武十四年(1381),千户姚富于今东城地筑新城“以旧城为西关”。万历三年(1575),清乾隆三十七年(1772)、五十一年(1776年)重修城垣。光绪七年 (1881),新筑东西南北四城门,上覆城楼,并新僻南北水门二。三十年(1904),白龙江暴洪冲毁西南角城墙,三十三年补修。清一度设阶州(今武都)西固分州。民国二年(1913),改立西固县,古城改称福津镇。今古城迹少部犹在。
民国三十八年秋(1949),人民解放军第一野战军进军备战解放大西南。为配合一野大军突破国民党顽固势力固守陇南之障,中共武都地下党成立西固地下党组织。11月7日,在西固地下党策动下,国民党西固县长孙铁峰率地方党政军警300余人武装起义。11月8日起,国民党集结顽固势力围剿西固起义部队。11月14日,为摆脱敌势力围困,起义部队受一野六二军之命,翻越迭山到宕昌,接受人民解放军整编。12月10日,六二军先遣部队消灭县域国民党残军,中共西固县委进驻县城,人民政府成立。
1955年,西固县析县后,原县以藏意白龙江更名舟曲县,福津镇改名城关。
建国前后,古城有文庙、武庙、县衙、武衙、大佛寺、宝峰阁、隍庙、龙山寺、玉皇观、鳌山寺、洪福寺,望江楼、上翠号等古建筑。鳌山寺、上翠号保存至今,隍庙、玉皇观、望江楼等重建,再现天日。
〈3〉峰迭古城遗址 位于县城西北,峰迭乡政府西3.5公里的白龙江南岸洪淤滩。遗址长方形,42500平方米,城迹尚存,北城残高9米,上宽6米。汉代至南北朝时期数筑,为宕昌羌政权一度都城。唐时期设怀道县、封德县治所。史载,峰贴(迭)兽产良马,烟叶。
〈4〉华阳古城遗址 省级文物保护单位。位县城西立节东南白龙江南岸台地,与今华年城隔江相望。遗城周峰环拱,依江凭险。东南鸡冠峰脊和遗址中墩台、残墙犹存,军事战略地位俱佳。遗城约23500平方米。出土“舞当司马”铜印,为北朝·魏时仇池国武当氐镇南将军杨保宗镇宕昌政权时遗落之掌印。华阳古城曾是宕昌羌忽廉女王之居城。
|